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   社會

抵制網紅的三俗走向

2016年08月22日 20:04:4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網紅”是“網路紅人”一詞的簡稱,原來是指一些因獨特的外貌或特殊的言行在網路上走紅的人群,如“芙蓉姐姐”“鳳姐”等。而在網路社交媒體發展到令人咋舌的今天,則泛指一切主要通過網路獲取和維繫聲名的人。

  不可否認,“網紅”的産生滿足了各階層自我表達的實現。據人類心理行為學分析,大部分人在內心潛意識中都希望自己是世界的主角,能夠接受更多的外界關注。而網際網路這個公共平臺恰好給了大眾這樣一個機會,於是,很多人選擇通過成為“網紅”來展示自己也就順理成章了。

  但是,隨著“網紅”越來越多乃至走向産業化發展,一些“網紅”刻意模倣、言行嘩眾取寵所引發的負面效應格外引人關注。特別是目前瀰漫于整個網紅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的庸俗、低俗和媚俗之風更是需要警惕。在“網紅”世界裏,有通過惡意搞怪、誇大事實等方式來炒紅自己的,也有通過傳播色情、暴力等影像來博取關注的,更有甚者在自媒體平臺上發佈一些可以刺激輿論“興奮點”言論妄圖“一舉成名天下知”的。特別是當前格外火熱的網路直播,一些網路主播為了吸引眼球不惜“赤裸上陣”,影響惡劣。而另一方面,以低級趣味抑或惡趣味為主要內容的“惡俗式直播”也頻現網路,如不久前某網路男主播世貿天階猥瑣搭訕賣花女生並強送避孕套。這惡俗直播內容或許談不上違反國家相關法律規定,但是卻嚴重挑戰和踐踏了社會的公序良俗,對廣大社會公眾,尤其是未成年人群體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當然,除了這些,更多的“網紅”靠著發自拍、發美食等難登大雅之堂的方式躥紅。“網紅”們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閒生活,也許是一些最真實的內心嚮往。於是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毫無保留地把熱情和時間獻給“網紅”,以此來充實精神生活。這種充實精神生活的方式我們只能看到斗大的兩個字眼——“媚俗”。

  實事求是地説,“網紅”的三俗走向若任由其發展,就會在整個社會價值觀的導向産生不可撫平的傷害。這種帶有時代烙印的喧囂氛圍所引發的社會浮躁心理正慢慢侵蝕滲透到社會生活和人們精神生活當中。正確價值觀被顛覆、拜金主義、媚俗主義、價值標準扭曲等都是我們面臨的必須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解決“網紅”的三俗走向問題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抵制“網紅”錯誤價值觀也需要全民參與。中國夢的道路上,必伴隨著全社會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積極的精神狀態。(蔣妥)

[責任編輯:于斯文]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