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   社會

難道只能眼睜睜看著金銀月餅大行其道?

2012年09月26日 13:59:00  來源:山西晚報
字號:    

  每年臨近中秋,都有一種暢銷的月餅,但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收藏的。以日前推出了多款用真金白銀製造的月餅的北京金一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的銀月餅賣得最好,“企業、單位都有買上千套的”;價格最貴的黃金月餅,售價為47620元/套的“國寶中秋”,“北京限量2000套,現在只剩一套了”。(9月25日《中國經濟週刊》)

  有業內人士分析,這些金銀月餅沒有太多“精工細作”的附加值空間,基本上維繫其價值的標準就是等量金銀的價格。可問題是,這些金銀月餅的售價,遠遠高出了等量金銀的價格。在一個都是理性人的市場中,不去投資最直接的真金白銀,而是投資這樣 “性價比”極低的月餅,一定嚴重不符合經濟理性。

  在市場交易中,任何一項不符合經濟理性的産品,很難有足夠的生存空間。那麼,金銀月餅在不符合經濟理性的前提下,還能夠大行其道,佔據很大的市場份額,説明它一定符合另外一種理性。我願意把這種隱藏的理性稱為腐敗理性,即腐敗雙方為了降低腐敗行為敗露的概率,借助中秋節這樣需要“禮尚往來”的節日,將赤裸裸的金錢交易轉化為“充滿人情味”的金銀月餅禮盒。

  這種情況下,即便購買金銀月餅再不划算,對於收受者來説也是貨真價實的真金白銀。至於實際價值和標價之間的不理性消費損失,則是維繫這種腐敗理性必須付出的交易成本,行賄人很樂於負擔這樣的交易成本。畢竟,在腐敗也有風險的情況下,腐敗也是一項技術活兒。不信,你愣頭愣腦地直接拿著真金白銀去行賄,不被拒之千里之外才怪?

  這説明,金銀月餅之所以能夠因循腐敗理性而大行其道,恰恰是因為它契合了腐敗雙方“共同降低腐敗風險”的訴求。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金銀月餅大行其道而無能為力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金銀月餅再花哨和隱蔽,歸結到根子上,不外乎官員將公權力變現為利益,而其結果必然表現為官員財産數額的增加。既然我們不能從源頭上禁止生産金銀月餅這種市場行為,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約束官員的權力,不給其變現權力的可乘之機。

  既然所有的權力腐敗都是衝著利益而去的,那麼官員財産公示就是防範腐敗的最好辦法。當官員的財産情況能夠隨時處於公眾的監督之下,官員財産任何不正常的變動,都會成為搜尋腐敗的直接線索。這種情況下,即便存在金銀月餅、金銀粽子之類符合腐敗理性的産品,也沒有符合權力理性的消費市場——如果對於官員來説消費就意味著失去權力甚至承受更大的代價,那麼同樣是理性人的官員也更願意受廉政理性驅使。

  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啟示我們,其實反腐一點也不複雜和神秘,只需要圍繞著約束權力進行基礎性制度設計即可,比如推進官員財産公示、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畢竟,這世界上諸如金銀月餅這樣的奢侈品層出不窮,禁不了也盯不住,被其牽著鼻子走只會讓反腐陷入困境。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