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   社會

免費白菜的喜與憂

2012年09月25日 14:05:00  來源:西安晚報
字號:    

  9月23日上午,西安旭景名園小區門口排起長隊:“這白菜真新鮮”,領到免費白菜的居民們開心地笑了。這次免費發放,是市商務局組織愛心企業,購買草灘農戶滯銷的12.5萬公斤白菜,免費發給市民。(9月24日《西安晚報》)

  十幾萬公斤水靈靈的白菜,分5批免費發給市民,按説這是一件極大的好事,正像68歲的李大媽説的:“人家不但幫菜農解決了難題,還給我們辦了好事,真是一舉兩得。”但實話實説,它卻不能讓我笑逐顏開。非但如此,心中還有一絲絲閃現的擔憂。

  其一,農戶種植蔬菜,當然為了賣個好價。如果辛勞一季,不説汗摔八瓣,投入種子、肥料、農藥最後卻賣不出去,這就與災荒無異。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固然很多,比如資訊有誤、盲目種植,比如品種單一、産能過剩……但這些矛盾如不解決,還將會再度發生,弄不好血本無回。所以,如何預測市場需求,向菜農提供準確的需求資訊,以及溝通産銷渠道,才是需要解決的關鍵。

  其二,蔬菜積壓,組織愛心企業購買,然後免費發放,這自然是一個應急的辦法,但企業所以稱為企業,是要以盈利為目標的。如果賠錢賺吆喝,那就是公益組織。所以免費發給市民,絕不是企業常態化的行為。再説,企業在這一塊賠了生意,則要在其他地方設法彌補,所謂“堤內損失堤外補”,説的就是此意。這樣,會不會出現白菜免費而其他産品漲價的情形,就讓人有所顧慮。

  其三,“免費的午餐”不符合市場規律,付出得到回報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應對市場意外風險,減少菜農因蔬菜積壓或者減産造成的損失,應當有常態的保險機制,沒有這種可靠機制的存在,就缺乏強有力的應對,尤其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市場需求增速減緩,能源和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多數企業不同程度地出現成本上升、資金緊張、風險增大、效益下滑,企業經營面臨困難的時候,更是這樣。故這種保險機制,應當在政府主導下儘快形成。

  基於以上三點,有關部門就應有更為深層的思考,應未雨綢繆早作打算,這樣,才可能減少積壓的頻次,在風險來臨的時候,菜農也因有保險托底,而不致心裏發慌。況且這些年出現蔬菜積壓的情形,幾乎是時有所聞。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