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   經濟

松鬆緊緊看調控

2012年07月26日 10:40: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為7.8%,3年來首次低於85。雖然下行壓力較大,但經濟運作出現“緩中趨穩”的跡象,物價走勢逐季回落,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就業狀況總體穩定,宏觀經濟的基本面沒有出現根本性的改變。在世界經濟形勢複雜嚴峻、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蔓延的情況下,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反映了我國宏觀調控的各項政策措施正逐步顯現成效。

  對於宏觀調控的取向和力度是否得當,會有一些不同看法。因此,很有必要對我國為什麼需要宏觀調控,如何把握宏觀調控的方向和力度等話題,作一些深入的理性分析。

  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目的是為了克服市場的缺陷,避免經濟的大起大落。市場機制在促進生産要素的合理流動和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增強經濟活力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但是,市場自身也有著明顯的弱點和局限,單純依靠市場進行自發調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甚至破壞性。這種盲目性如果在全社會擴散,直接的後果就是經濟的大起大落。在20世紀頭40年,美國曾經發生過8次大的劇烈波動,都導致經濟衰退。2008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其主要原因也是由於一些西方國家把一切都交給了市場,以為市場是萬能的。監管的缺失,導致市場主體行為的失控。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的區別,就是我們的市場是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國家通過宏觀調控來彌補和抑制市場的不足和消極作用,及時消除經濟發展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發揮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和市場機制的作用,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本質要求。

  我國的宏觀調控與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緊密相聯。一方面,彌補和抑制市場調節的不足和消極作用,保證宏觀經濟健康有序運作;另一方面,加強社會保障和社會收入再分配調節,防止兩極分化。也就是説,我國的宏觀調控要總體協調人民的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確保我國經濟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及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這個意義上説,宏觀調控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特徵,是不可或缺的。

  至於宏觀調控的具體取向是否準確、力度是否得當,可以從經濟走勢上得出一個大致的看法。經濟理論和實踐證明,經濟運作是有週期、有波動的,不可能是一條直線。在這種情況下,宏觀調控的作用就像一個“巨型熨斗”,熨平經濟波動,促進經濟平穩協調發展。

  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運作的情況來看,這期間我國宏觀經濟的週期性呈現高位波動、波幅收窄、峰長谷短的特徵,也就是説,高峰時間長、低谷時間短,這既與我國特殊的歷史階段有關,同時也説明,這一時期我國的宏觀調控充分發揮了作用。2008年是我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黨中央、國務院果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把防止經濟增長過快下滑作為宏觀調控著力點,使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實現企穩向好。這些事實充分説明,我國宏觀調控是及時有效的。

[責任編輯:許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