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   經濟

市場經濟,絕不等於不擇手段掙錢

2011年06月13日 13:13: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最近,市場上食品犯罪案例頻頻曝光,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從事這些不法行為的個人和商家,其思想根源是不講誠信,只顧謀取一己的暴利而不擇手段。誠信是做人的根本,立業之基石,是一切價值的根基。誠信又是市場的準入證。

  當前我國出現一些不講誠信的行為,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歷史過程。1992年我國確立了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道路,至今還不到20年,市場管理的各種制度法規還不夠健全完善,有些人對市場經濟的認識也還有很大差距。在有的人眼裏,市場經濟的本質就是錢和利。市場經濟的活動就是千方百計、不擇手段地去掙錢、去謀利。這種認識是完全錯誤的。我理解,市場經濟的靈魂是誠信二字。

  我認為,市場經濟有三個基本特點:第一,市場經濟首先是誠信經濟。誠信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是任何市場主體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第二,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市場經濟絕不是無法無天的經濟,必須在法律框架之內和商業道德的約束之下,通過正當的手段去謀取利潤的最大化。第三,市場經濟是標桿經濟。法律、政策、道德這幾根標桿絕不可以逾越。成功的經營者往往能在堅守商業道德的前提下,運用政策和法律,發揮自身最大的潛能。

  回顧30多年來,我國在物質文明建設方面取得了輝煌成就。但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確實還存在諸多問題,例如誠信建設還遠遠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誠信建設,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涵。否則,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同樣是不可持續的。

  如何加強誠信建設呢?我談幾點具體建議。

  一是誠信教育要從娃娃們抓起,在中小學的課本和素質教育中,都要有誠信方面的重要內容,使孩子們牢固樹立守誠重信的思想觀念和道德情操。

  二是要加強輿論監督,使不誠信者、違法違規、喪失職業道德的企業和個人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無處藏身。

  三是企業和政府都要建立嚴格的制度,從原料、加工、流通各個環節把好品質關。在金融領域更要全面加強誠信建設。

  四是健全和完善各項市場法規,嚴厲執法。

  五是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提倡行業自律,加強互相監督。企業間要開展公平的競爭,以技術進步、科學管理、努力工作、誠信經營取勝,去發展壯大自己。

  六是表彰先進,弘揚正氣,以正壓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七是最重要的一條,要加強黨的領導。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經濟確實經歷了許多的困難和風險,但我們總能渡過難關,化險為夷。為什麼呢?因為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是在無限忠誠於人民、代表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進行的,還有與共産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八個民主黨派和工商聯、無黨派人士鼎力相助。在誠信建設中,也只有加強黨的領導才能取得成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堅決反腐敗的要求就是誠信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李德水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