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廣州日報:夏令營莫成“坑娃營”

2017年07月07日 08:35:00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原標題:夏令營莫成“坑娃營”

  俗話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暑假到來,很多家長盤算著讓孩子出去走走,見識一下大千世界。可很少有家長有大量時間陪著孩子去“浪”,怎麼辦?眼下,全托或者半托的夏令營越來越成為家長的心頭好,既能起到讓孩子增長見識的目的,也給父母減減負。

  在歐美國家,夏令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通過準軍事化管理,鍛鍊青少年的獨立能力。但在我國,夏令營還是個新生事物。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新一代家長對孩子“見世面”的熱情也水漲船高,各種主題夏令營、出國夏令營便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但無論從媒體報道來看,還是我身邊一些朋友的實際經歷來看,“坑”還是不少。

  一方面,看內容。很多遊學夏令營,宣傳都是怎麼高大上怎麼來,就是看準了家長們想讓孩子遊有所得的心理訴求。比如我有個朋友,去年讓孩子參加了一個國際夏令營,打著“拜訪國際名校”的招牌,花費不菲。結果卻只是在哈佛校園裏拍了個大合影,拉來兩個剛來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拉拉家常!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培養孩子未來領導力”“全封閉沉浸式英文環境”……聽起來高大上,實際很多是挖好了坑等家長跳。

  另一方面,看組織。如果説誇大宣傳還只是性價比不高的問題,但組織不得力,則可能出現安全問題。舉例而言,眼下很多夏令營都開展一些小眾運動,以顯得比較時尚新潮,但一些夏令營的老師並不具備相關資質,況且還帶著少則十來個、多則幾十個孩子,出問題是分分鐘的事。據成都當地媒體報道,近年來以登山、滑雪、潛水等為主題的運動夏令營頗受歡迎,但大多數教練並不持有《高危體育項目從業證》等資格證書。給孩子挑選夏令營,可得留個心眼,不能把娃“一托了事”。

  話説回來,在大多數家長沒有辦法陪伴孩子親子遊的大背景下,全托或者半托的夏令營確實是孩子暑期的好選擇。但這一新興市場,卻必須儘快走上規範化、專業化發展的軌道。否則,孩子留在家不安全,出門更不安全。比如在夏令營已經成為暑期“標配”的美國,成立於1910年的美國夏令營協會出臺相關標準經法律認可,被指定為行業標準,已經細化到了工作人員與孩子比例的上下限、如何解決孩子不遵守紀律以及想家時怎麼處理等問題。與此同時,美國夏令營的餐飲、健康服務人員及各種營地顧問都必須持有相應的資格證書,“夏令營護士”甚至就是美國執業護士中的一個存在已久的專科分支。但在我國,辦夏令營需要什麼資質、誰來監管、家長投訴渠道等一些基本問題都還存在不小的管理真空。

  常常在影視劇裏看到歐美的孩子們參加夏令營,既玩得開心又結交新朋友,相當令人羨慕。在我國,由於夏令營適應雙職工為主的家庭結構、彌補父母與子女假期的“時間差”,這一市場的想像空間更是不可限量。但只有專業化、規範化,才能讓夏令營跳開一般旅遊、補習的範疇,成為家長減負、孩子得益、既安全又有教育意義的多贏之舉。

[責任編輯:葛新燕]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