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廣州日報:社區順風車如何“一路順風”?

2017年07月07日 08:35:00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原標題:社區順風車如何“一路順風”?

  最近,社區順風車在部分樓盤悄然興起。有車的業主提前發佈行程、共用空座,乘客則可“購買”座位、順路搭乘——和其他平臺不同的是,其車主及乘客僅限于社區鄰里之間,訂單只在同一小區配對。

  其實,社區拼車出行並非新鮮事物。早在網約車平臺出現之前,就有業主通過QQ群、微信群等方式尋找“同道中人”。但這種方式相對“原始”,資訊匹配效率有限,無法“做大做強”。而社區順風車借力網際網路,由平臺撮合具有相同線路的車主與乘客,同乘一輛私家車,共同分攤出行成本;同時又規避了網約車帶來的“外來車輛進出小區”、不熟悉路、距離遠候時長等問題,可以説是網約車的一個變體,是共用經濟的有益嘗試。

  那麼,社區順風車能否“一路順風”?這首先取決於監管。去年底,廣州市交委等部門發佈了《關於查處道路客運非法營運作為涉及私人小客車合乘認定問題的意見》,其中有規定“分攤部分出行成本的,合乘出行提供者可在全天提供不超過兩次合乘出行”。目前,社區順風車都是上下班順路拼車,不違反規定,但隨著業務版圖擴大、“蛋糕”更為誘人,平臺本身需做好監管。

  其次再看安全。社區鄰里拼車算是熟人生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乘客的安全感。但和網約車一樣,安全風險、事故責任歸屬等也是不少乘客的顧慮。按照規定,合乘平臺應通過技術手段做好合乘出行管理,將車輛相關資訊接入政府監管平臺——對此,有待政企聯手,及時互動。此外,平臺對合乘雙方的權利、義務、事故的責任歸屬、意外保險等應做好明確和保障,讓社區拼車更省心、更安全。

  從長遠來看,社區順風車有望和如約巴士、定制公交等一樣,成為現有出行方式的重要補充,為更多市民提供新選擇。對城市而言,這種方式不增加既有車輛,有利於緩解打車難、交通擁堵等問題,值得提倡和推廣。國外一些地方,對搭載兩人以上的私家車可以提供專用車道;國內也有城市開通HOV車道(又稱共乘車道),鼓勵車輛搭乘更多人……對此,廣州也不妨試點嘗試,讓環保出行“一路順風”。

[責任編輯:葛新燕]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