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一帶一路”讓周邊國家先受益(望海樓)

2017年06月19日 09:23: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周邊是中國和平發展的重要依託。習近平主席指出,“一帶一路”倡議的首要合作夥伴是周邊國家,首要受益對象也是周邊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近4年來的實踐表明,我們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

  “一帶一路”建設與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精神相通。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指出,古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繼承和弘揚絲路精神,有利於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為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注入源源不竭的動力。

  “一帶一路”建設契合周邊國家發展的現實需求。命運共同體首先是利益共同體,加強雙方發展戰略對接,推動優質産能走出去,把中國與周邊國家更加緊密地連結起來,幫助其實現發展振興。以巴基斯坦為例,截至目前,在建或已建成的早期收穫項目總投資額已達185億美元。來京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巴基斯坦總理謝裏夫表示,“中巴經濟走廊”充分貢獻新的經濟增長點、新的就業機會,將使超過60%的巴基斯坦人口從“一帶一路”中獲益。

  “一帶一路”建設符合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的長遠目標。政策溝通上,我們積極推動同周邊國家開展政策協調,尋求利益共同點,得到積極響應。設施聯通上,積極推進跨境通道建設,為經濟長遠發展奠定基礎。目前中國已通過73個公路和水路口岸,與周邊國家開通國際道路客貨運輸線路356條。貿易暢通上,據統計,2016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參與國家貿易總額為9535.9億美元,佔中國與全球貿易額比重的25.7%。資金融通上,2016年,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批准貸款17億美元;截至去年底,國家開發銀行向沿線國家累計貸款達1100億美元,絲路基金累計投資達40多億美元,周邊國家都是優先受惠對象。

  “一帶一路”推動周邊命運共同體民心相通。“關係親不親,關鍵在民心”,只有常來往、常走動,才能加強彼此了解與認同。十八大以來,中國領導人推動與周邊關係不斷深入發展。旅遊方面,以東盟為例,2016年中國—東盟雙向人員往來達3800萬人次,提前實現2020年達到3000萬人次的目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共同申報的“絲綢之路”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這是全球首例跨國聯合申報的世界遺産項目,再次激活共同的歷史記憶:我們是一個無法分割的命運共同體。

  大漠駝鈴,滄海帆影,古絲綢之路將中國與周邊國家連為一體,形成了“使者往來不斷,商販不絕於旅”的漢唐盛景。在全球化快速發展的今天,“一帶一路”又把中國與周邊國家再次緊密相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願與各國一道,共商共建共用“一帶一路”,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開創各國共同繁榮的新時代。

  (作者為國際問題觀察員)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