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海南省海口市一度假酒店將要舉辦“首屆螢火蟲文化節”的消息引發眾多關注。該消息稱,活動期間將聚集“數萬隻螢火蟲點亮海口”,此舉引發當地多個環保組織注意,隨即有環保組織發文稱“螢火蟲對環境要求高,放飛就是放死”,呼籲對該活動進行抵制。5月10日,記者從海口市林業局獲悉,該活動目前已被叫停。(5月11《北京青年報》)
據悉,這批螢火蟲從廣西引進,未辦理相關檢疫手續。對此,有螢火蟲研究專家介紹,盲目從外地購買螢火蟲並在當地放生,有可能造成“生物入侵”,影響當地生態環境。同時,也有可能會“破壞千里之外的自然生態”。也就是説,這樣的“螢火蟲文化節”對兩地的生態環境都有弊無利。
同時,作為“主角”的螢火蟲,眾所週知,是一種小型甲蟲,因其尾部能發出熒光,故得名。據了解,螢火蟲的自然壽命是7-10天左右。從外地購買的螢火蟲如果被盲目放生,很可能因不適應環境造成螢火蟲迅速死亡的情況。因此説,螢火蟲能夠給人們帶來美麗享受,但是其生命也是脆弱的,更是禁不起折騰的。
搜索關鍵詞“螢火蟲文化節”會發現,全國各地均有類似的標榜“文化節”的商業活動存在。實際上,這些螢火蟲,無論是野生逮捕還是集中養殖得來,都難逃“一放即死”的命運,這無疑是對螢火蟲生命的戕害。更何況,即使買家“訂養殖的,也有可能(收到的)是野生的”,而野外捕捉螢火蟲就或違反《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規定。
因此,每出現類似的活動,其宣傳與實際效果不符、活動場所簡陋、螢火蟲來源成謎以及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等,均為各方人士所詬病,也都會因為社會各界的呼籲而被叫停。但是,一些商家為了吸引人目光,為了經濟利益,不惜屢屢再犯。純粹商業性的螢火蟲展,對於提高人們環境保護意識、呼籲生態保護沒有任何正面意義,只是為了自身的“利”。
其實,螢火蟲成蟲發光是為了“求偶”,然後繁殖;它們的數量多少是當地環境好壞的一個符號,在展覽這種不自然的人工環境中,螢火蟲基本不會交配繁衍。有資料顯,中國螢火蟲正從南往北呈加速消失的態勢,其中新疆、青海、寧夏、內蒙古等省區,已很難採到樣本。所以説,別等著失去了才懂得保護。
在地球上,人類和動物應該是和諧共生的。人類作為地球的主宰者,所作所為,理應遵循自然規律,否則吃苦頭的終歸是人類自己。小小螢火蟲,夜裏的點點亮光,的確能夠給人帶來美的享受。但是,也別忘了,它們也需要自己的“小幸福”,人們在滿足自己慾望時,也不能傷害了它們。因此,以“動物的名義”叫停螢火蟲文化節很有必要。
[責任編輯:李帥]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