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中國高鐵“走出去”前景大有可為

2017年05月11日 13:47:00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8日在中央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共建情況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三年多來,共有47家中央企業參與、參股或者投資“一帶一路”建設,和“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合作共建了1676個項目。

  從發佈會的提供的主要內容來看,中國央企共建“一帶一路”正順利構建兩大良性迴圈,許多周邊國家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改善,當地的許多資源優勢慢慢開始變成産品優勢。産品出得來,能夠參與到區域“共同市場”和全球“共同市場”裏面去,這又會在各個層面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促進就業,促進和提高當地民眾的生活水準和技術水準。很多地區和國家正因此而快速的改變著經濟發展滯後的情況。

  “要想富,先修路”,一直以來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也正是因為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給了許多發展中國家非常大的啟示。就拿中鐵集團承建的吉亞鐵路(衣索比亞至吉布地)來説,這條鐵路已經開通運營,完工之後將會改變幾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目前已經有大量的周邊配套開始顯現,資源變成産品,産品開始繁榮市場。其他的還有像是即將開通的蒙內鐵路(肯亞蒙巴薩至內羅畢),以及正在開工建設的中老鐵路(中國至寮國)和雅萬高鐵。在未來,這些在地圖上看似斷斷續續的節點會被慢慢連接起來,從航運到鐵路,從港口到內陸,都會連成一個個整體,歐亞大陸以後會越來越便捷,貨物運輸以及人的相互往來會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密集。

  只有交通的便利才會出現市場的繁榮,只有市場繁榮了,才能夠徹底改變一個地區的面貌。中國産業走出去,産品能夠有全球性的影響力和競爭能力,必須要讓貨物能夠順著交通線流通起來,必須要用合作共贏的方式,必須要有“標準”的插旗動作。

  前段時間,國內媒體詳細報道了吉亞鐵路開通運營的狀況,細心的網友會發現這些膚色不同的乘務員、維護人員甚至司機的身上穿著跟國內幾乎一模一樣,包括乘務員的服務姿勢,窗口模式和車票的樣式和我們常見的國內鐵路如出一轍。這説明,中國鐵路在輸出硬體設施的同時,也在輸出軟體設施。

  不得不説,標準的制定非常重要。中國在海外承建的鐵路,承建的港口,軟體的介面方式和運營方式,使用的都是中國標準。所謂“一等企業賣標準,二等企業賣技術,三等企業賣産品”,只要“標準”這個旗子能夠插得住、插得牢,就讓産業基礎結合牢固無比,就會讓更多的國內企業找到無限商機,能夠進一步發展壯大,在國際競爭當中奪得先機。正如日本的一位政界人士最近考察“一帶一路”時所驚訝發現到:“沒想到,一帶一路”居然發展這麼快”。

  從2013年習總書記在參訪哈薩克和印尼兩個國家分別提出了“一帶”和“一路”的觀點以後,中國企業迅速行動起來,特別是國有企業率先衝在了前面。從1676個合作項目中可以看出來,其中基礎建設項目佔到了85%以上,許多國家的基礎設施長期落後的面貌得到快速改變。隨著多個項目的不斷完成,我們將會在未來短短幾年內看到:由中國所開發和帶動的“共同市場”越來越繁榮,中國人的日子會越來越好,同時其他國家的人民也在享受發展所帶來的好處。這就是“一帶一路”所提倡的“合作共贏”真正的內涵所在。(向帥)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