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網路空間法治化

2017年04月18日 09:09: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路空間治理,為廣大網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國無法不治,網無法不興。當前,網路空間已經成為資訊傳播的新渠道、生産生活的新空間、國家治理的新疆域。網路空間要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探索管網治網之道,加強網路立法,嚴格網路執法,引導網民尊法守法,全面推進網路空間法治化。

  強化法治思維,發揮法治規範引導網路行為的基礎作用

  “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強化依法治網。網路空間是虛擬的,但運用網路的主體是現實的,網路空間是現實社會的延伸,與現實社會關係、利益關係、社會角色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網路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路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誰都不願生活在一個充斥著虛假、詐騙、攻擊、謾罵、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間。同時,網路安全牽一髮動全身,對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國防安全構成一定影響。這都要求我們必須將網際網路管理納入法治軌道,全面推進網路空間法治化,讓網際網路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作。

  沒有嚴明的規則之治,就沒有有序的網路空間。法治化作為網路空間規範化、制度化的有效方式,是世界各國的通行慣例。美、英、俄等國相繼制定頒布網路空間戰略、規劃和政策法規,加大對網際網路內容管理力度。美國明確將網際網路世界定性為“與真實世界一樣需要進行管控”的領域,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近200部,通過了《2015年網路安全法案》,賦予美國網路服務提供者史無前例的網路監督管理權。歐盟通過了《網路與資訊安全指令》,為歐盟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基礎性法治保障。加拿大、巴西則分別出臺《聯邦資訊、資訊化和數據保護法》《網路民法》,作為網際網路領域的基本法律。

  法治思維是網路空間法治化的思想基礎。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必須強化法治思維,重視發揮法律的規範調整作用,切實依法決策、依法辦事,依法推動網路空間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加強科學立法,嚴格執法,保障法律正確實施。必須明確網路行為底線、網路空間紅線、網路違法違規高壓線,為運營者建網辦網提供遵循,為網民上網用網提供規矩,為監管者管網治網提供依據,從而構建理性有序、充滿活力的網路空間。

  強化科學立法,依靠嚴密的法律網打造規範的網際網路

  “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自1994年全面接入國際網際網路以來,我國已制定了70余部與網際網路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網路資訊立法進程加快,《國家安全法》《刑法修正案(九)》《反恐怖主義法》陸續出臺,網際網路金融、廣告管理、網路出版、搜索、直播、應用程式等相關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相繼實施,依法管網、辦網、用網有了基本依據,為促進網際網路健康發展,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網路安全法》的出臺,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路空間法律法規體系已經初步形成。但是當前網路法制建設與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網路安全形勢的日趨複雜還不適應,加強網路空間立法仍是重要緊迫的工作任務。

  網路空間法治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推進網路空間法治化,首要是完善內容科學、程式嚴密、配套完備、運作有序的網路空間法律法規體系。更加注重統籌推進、頂層設計,更加注重探索和遵循網路治理科學規律,更加注重提高網際網路立法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使網路立法互聯互通、協調一致、有機統一。要不斷加快制定出臺電子商務、個人資訊保護、電子政務等基礎性立法。完善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未成年人網路保護、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網路視聽節目、網路文化、金融資訊服務等方面法律法規。完善司法解釋和政策解讀,推動現有法律延伸適用於網際網路,規範網路行為。

  強化網路執法,確保法律法規落到實處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管網治網是一項重要的監督管理執法活動,沒有嚴格的執法,依法治網就難以落到實處。十八屆四中全會對網際網路領域法治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為強化網路執法,國務院授權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負責全國網際網路資訊內容管理執法。近年來,網路執法部門不斷加大對違法資訊和違法行為打擊力度,查處了一批有影響的典型案件,加大了對違法違規網站的曝光警示力度,網路執法規範化水準明顯提升。

  確保網路法律正確實施,需要繼續深化網路行政執法體制機制改革。要健全網信執法依據,推進網路執法體制改革,整合涉網路管理各執法部門、各級網信部門行政執法資源,按照減少層次、整合隊伍、提高效率的原則,推進網路綜合執法和行政執法督查,從根本上避免“九龍治水”、多部門執法帶來的標準不統一、行動不同步、結果不一致等問題。要完善網路執法程式、明確具體操作流程,按照改革部署和方向,推行網路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和重大網路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細化、量化網路執法裁量基準,規範裁量範圍、種類、幅度。全面落實網路行政執法責任制,嚴格落實責任追究機制。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要嚴格執行《網路安全法》《反恐怖主義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網路資訊保護的決定》等法律法規,防止消極執法、執法不嚴、執法不到位等問題,對違法違規的網路運營者和相關主體等,依法給予警告、責令改正,直至關停,避免法律規定束之高閣、變成“稻草人”、産生破窗效應。要嚴厲打擊利用網路鼓吹推翻國家政權、煽動宗教極端主義、宣揚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動的行為。加大對通過網路實施詐騙、盜竊、販毒、傳播淫穢色情、侵犯個人隱私、侵犯智慧財産權等違法犯罪的懲治力度。嚴密防範網路犯罪特別是新型網路犯罪,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和社會和諧穩定。建立健全資訊共用機制,積極參與國際聯合打擊網際網路違法犯罪行動。

  強化尊法守法,引導網站依法辦網、網民依法上網

  “法立於上,則俗成于下”。當前,我國已有7.31億網民,482萬家網站。網路空間已成為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通過網路傳播正能量、打造清朗網路空間已成為眾多網站和億萬網民的自覺行動。與此同時,一些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片面追求點擊量和轉發量,打“擦邊球”甚至碰觸法律底線的現象時有發生。必須切實落實網際網路企業依法辦網主體責任,加強行業自律,建立自律機制和行業規範,綜合運用多種手段,規範企業行為,管理從業人員,確保市場經營不逾越法治軌道。加強網路誠信建設,建立健全網站誠信評估機制,健全網路社會組織、網站、網民守法信用記錄,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逐步建立依法處罰和退出機制。

  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要遵循網路傳播規律,綜合運用各類新媒體技術和應用開展普法活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開展網路法律諮詢、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活動,引導社會成員自覺維護網路空間法律秩序,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堅決同網路犯罪行為作鬥爭。堅持依法治網和以德治網相結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道德教化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引導網民形成理性文明的道德習慣和道德觀念,形成爭做“中國好網民”的良好氛圍。

  (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副教授)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