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中國造”緣何贏得世界一再點讚?

2017年04月12日 14:58:00  來源:南方網
字號:    

  在中國坐高鐵是怎樣的體驗?近日,這個話題成為美國社交網路的熱議對象。中國高鐵不僅獲得各國網友的誇讚,也顛覆了許多外國人對中國製造的認知。事實上,除了社交媒體,近年來英國《泰晤士報》、美國《華爾街日報》等主流媒體,也多對高鐵、手機等中國品牌報以正面關注。世界點讚中國高鐵,是中國製造形象提升的縮影。(4月1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曾幾何時,中國製造給外界的印象往往是廉價、山寨和低質,在某些外國消費者的眼中,中國貨往往是“便宜”、“低端”、“湊合”的象徵,借著改革開放東風大舉開拓海外市場,一度佔據全球最大市場份額、令國人引以為傲的中國製造,卻面臨著口碑不佳、技術含量不高、核心競爭力不強、國際市場深度開拓受阻的尷尬困局。然而,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中國製造正以創新者、引領者的姿態實現華麗轉身,贏得國際輿論的頻頻“點讚”。

  中國製造的華麗轉身,首先是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取得積極成果的具體體現。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給中國製造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使中國製造業勞動力成本等方面的優勢在世界範圍內得到體現,很快受到不少國家消費者的歡迎。然而,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中國製造在技術、品質方面的短板也日益暴露出來,中國政府和中國製造業也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在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不遺餘力以科技創新促進中國製造走向中國質造,以此增強國際競爭力、鞏固在國際市場的地位。實踐證明,努力的方向是正確的,成效是明顯的,中國製造正以過硬品質破除境外市場的成見和偏見。

  中國製造的華麗轉身,顯現中華民族勇於創新、不甘落後、矢志進取的精神風貌。四大發明曾經創造了中華文明的古老輝煌,無論是製造業的工匠精神還是燦爛的中華文化,中國都曾經取得領先世界的驕人業績,也充分説明中華民族的血液裏根植著創新的基因和奮進的品格。從落後到趕超、從仿製到引領、從低端到高端,中國製造業在短短幾十年內實現的嬗變,恰恰顯示出正視差距,學習先進、趕超一流的勇氣和魄力,中國已經告別曾經的閉關保守、墨守成規、固步自封,而向世人展現出更加開明、開放的姿態,並以務實的行動和實質性的成果展示出創新發展、引領世界的巨大潛能和蓬勃活力。

  中國製造的華麗轉身,更是中國精神、中國形象和中國影響不斷提升的重要象徵。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崛起,一起表現出負責任的大國擔當。“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提出,既是基於中國製造創新發展、做大做強的自身要求,更是基於向世界提供高品質中國製造的擔當精神。實施創新驅動,堅持自主創新,從“模倣者”變身“創新者”,擦亮了中國製造品牌,叫響了中國製造招牌。神舟飛天創造“中國高度”、蛟龍潛海成就“中國深度”、高鐵飛馳跑出“中國速度”、北斗導航展現“中國精度”……這些國家名片不僅有力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而且給世界人民帶來福祉,更使中國創造以創新贏得世界認可和尊敬。(南方網秦仲)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