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人民日報:友好情感共鳴激發合作動力

2017年04月05日 10:15: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在“西蘇”精神照耀的土地上,中國同芬蘭握手,當是國際關係史冊中昂揚定力、毅力、勇氣與擔當的時刻

  習近平主席4月4日啟程對芬蘭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22年再次訪問芬蘭,這是習近平主席作為國家元首首次訪問北歐。循著這一重大外交行動,人們的目光不僅聚焦于中芬關係的未來,而且愈加關注到,兩個同具堅強毅力和非凡意志的國家為世界帶來的奇跡。

  有良駒不怕路遠,有益友不畏艱難。或許正是因為彼此長久懷有的友好和感佩之情,讓中芬雙邊關係的歷程呈現了層出不窮的高光點——芬蘭是最早同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是第一個同中國簽訂政府間貿易協定的西方國家。1952年,芬蘭作為東道國,邀請中國參加第十五屆赫爾辛基奧運會,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奧林匹克運動賽場上升起。上世紀70年代,芬蘭是少數積極支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西方國家。

  習近平主席在芬蘭《赫爾辛基時報》發表題為《穿越歷史的友誼》的署名文章,為兩國人民的深厚感情做了最好的注解。“成為不同幅員、不同文化、不同發展水準國家和平共處、友好交往的典範”,這一沉甸甸的評價,引領人們穿越歷史的星空,透視風雲的變幻,感知中芬關係的亮麗篇章。雙方在積極構建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的征程中,不斷創造雙邊關係的發展機遇。

  中芬關係發展的實踐再次證明,只有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出發,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通過互利合作謀求共同發展,才能夠讓兩國友好合作關係長久保持活力。芬蘭是中國在北歐地區第三大貿易夥伴,中國則連續14年成為芬蘭在亞洲最大貿易夥伴。人口不到600萬的芬蘭,截至2016年累計對華投資項目541個,實際投入金額13.6億美元。

  擁抱創新,讓中芬兩國合作的前景更加寬廣。當前中國正在推進“十三五”規劃,同芬蘭實施“2025發展願景”多有契合,雙方在創新創業、清潔能源、生物經濟、北極科研等領域務實合作都有著豐碩成果與巨大潛力。“美麗北京”環保項目和芬華創新中心是其中的亮點和典範。進一步發展中芬經貿關係,這是兩國人民的共同心願。正如芬蘭前總理、議會外事委員會主席馬蒂萬哈寧所説:“芬蘭同中國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為芬蘭的清潔能源、森林工業和創新科技産業提供了豐富的機遇。”

  芬蘭是歐盟成員國、北歐唯一歐元區國家,中芬關係也是中歐關係的重要組成。芬蘭一貫提倡自由貿易,中芬兩國在全球治理方面有許多共同語言。當前,歐洲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歐洲一體化進程面臨挑戰。中方一再強調歐洲繁榮穩定有利於世界和平發展大勢,相信歐洲有智慧、有能力克服挑戰,願做歐洲值得信賴的夥伴。人們相信,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對推動中芬加深合作,對促進中國與北歐的次區域合作、中國與歐盟的合作都具有重要意義。

  為深刻調整中的世界經濟和國際秩序帶來強勁正能量,這是國際社會各成員肩負的使命。未來幾天,在“西蘇”精神照耀的土地上,中國同芬蘭握手,當是國際關係史冊中昂揚定力、毅力、勇氣與擔當的時刻。

  《 人民日報 》( 2017年04月04日 02 版)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