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智慧法院帶來正義加速度

2017年03月15日 15:49: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作者:張 先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周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所做工作報告,將智慧法院建設作為2017年的五大重點工作之一。這樣的安排,意義深遠,令人期待。

  依託於人工智慧等資訊技術的迅速興起,智慧法院的建設雖然起步不久,但已欣欣向榮、一日千里,各地各級法院的種種探索也是五花八門各有側重,但筆者認為,智慧法院的終極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讓司法變得更加公正、高效、權威。

  公正,運用大數據,可以分析以前類似案件的裁判結果,對當前案件予以提示,如果出現偏離正常尺度的裁判時,能夠對法官作出提醒:或者及時糾正,或者予以更加充分的論證以取得令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口服心服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荒唐判決、不公判決必將大大減少。

  高效,雲計算、語音識別等技術,可以讓法官不再耗費大量的時間在檢索、打字、校對文書等工作上,可以集中精力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辯解,更關注法律問題和當事人的訴求,可以大幅縮短每一個案件的審理時間。對訴訟當事人來説,從提交訴狀、繳納訴訟費,到簽收開庭通知等等工作都將自動化進行,只有到開庭的時間,才需要見法官,而開庭過程中也不再糾結于書記員的記錄是否準確、完整等技術問題,只需要在法官面前進行示證、質證、辯論。法官也會更加專注于案情,更加耐心從容地聽取當事人的意見,結合大數據系統的提示,當庭給出判決結果,判決書也可以當庭領取,甚至無需紙本,直接發送到當事人的手機中,敗訴方也會自動履行,在法院就可以完成支付轉賬等事項。也許走出法院的大門時,一件糾紛已經徹底解決,完全可以將過去的煩惱拋諸腦後,開始新的生活了。

  權威,資訊化分案,全方位監督,讓法官的各種行為受到規範和約束,全心全意為解決當事人的糾紛而工作,無偏無私的做出公正判斷。用全程透明留痕的方式,向當事人展示工作狀態和裁判結果的出爐過程,讓當事人消除各種猜疑,用最大程度的公開獲得最大程度的信任信服。在執行工作中,用大數據搜尋當事人的財産、資訊,在大數據之下,所有人的資訊都無所遁形,讓判決結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執行,讓自覺執行判決成為每個訴訟當事人的首選和理性之選。

  公正、高效、權威,三者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以網際網路+大數據運用等資訊科技為依託的智慧法院,會讓三者更加接近現實,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張 先)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