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環球時報】中國向朝鮮提供核保護不現實

2017年03月07日 13:47: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最近幾年,旨在解決朝核問題的多邊外交陷於停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美國對此採取回避態度,集中精力解決伊朗核問題。而在伊朗核問題解決後,世界上很多安全專家,尤其是韓國安全專家迫切希望世界大國將目光轉向朝鮮,重啟解決朝鮮核問題的多邊外交。有韓國官員甚至提出,希望中國向朝鮮提供核保護傘,以換取朝鮮放棄其核計劃。

  提供核保護傘的確能夠抑制部分有安全關切的國家發展核武器的動力,但卻不是防止核擴散的萬能鑰匙。因為一個國家在接受核保護傘的同時需要接受保護國的種種約束,那些奉行獨立安全政策的國家對此難以接受。朝鮮早已跨過核門檻,而且在冷戰結束後在國際社會中獨立特行。在朝鮮看來,接受中國的核保護傘、受中國外交政策影響很可能不如發展自己的核武器更合算。在朝鮮跨過核門檻之後,向朝鮮提供核保護傘以換取朝鮮棄核,恐怕為時已晚。

  中國自擁有核武器起就承諾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這一表述用否定句形式表達,因此稱作否定式安全保證(通常譯作“消極安全保證”)。在1995年的《核不擴散條約》審議會上,為了促進《條約》無限期延期,中國追加了肯定式安全保證(通常譯作“積極安全保證”),表示在無核國家受到核攻擊時,中國會提供援助。

  中國的承諾針對所有無核國家,同時並未明確解釋是否使用核反擊手段來援助受核攻擊的國家。相比較而言,世界上現有的核保護傘只向盟國提供,只指核手段,甚至可能不排除首先使用核武器。因此,中國的肯定式安全保證與現有核保護傘的實踐不是一回事。1995年之後,中國還對一些特定國家單獨做出過肯定式安全保證,以鼓勵這些國家放棄核武器或加入無核區。這些保證與1995年做出的保證在內容和要點上一致,遠非核保護傘。

  核保護傘是一種特殊的極為緊密的同盟關係,將這種同盟關係應用於中朝關係存在一些重大問題。首先,現在的中朝關係更像是普通鄰國關係,遠不是緊密的同盟關係。中國反對在朝鮮半島使用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這是出於維護周邊安全和穩定的目的,並不是簡單地要保護朝鮮。

  其次,核保護傘在事實上是劃分勢力範圍的象徵性手段,很多韓國人、美國人對此極為敏感。即使中國提供核保護傘並促進了朝鮮棄核,很多韓國專家未必感謝中國。相反,他們會由此認定中國在圈定勢力範圍、阻礙半島統一。中國有必要對此採取謹慎態度。

  第三,最為重要的是,核保護傘下的朝鮮對外政策可能是不可控的。如果中國向朝鮮提供核保護傘,又不能有效影響朝鮮,那麼朝鮮可能按照自己的安全目標行事,迫使中國被動陷入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軍事對抗,甚至核對抗。

  綜上所述,對中國而言,提供核保護傘是個極為重大的安全政策調整,而且這也並不是促進朝鮮棄核的最佳方案。(李彬,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