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中國人權成就自有公論(鐘聲)

2017年03月07日 11:10: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一個國家參與國際人權交流,其出發點不能是為了炫耀毫無事實支撐的自我優越感,更不能把人權當作政治工具,對他國加以攻擊

  3月3日,美國政府發佈“2016年國別人權報告”,對眾多國家人權狀況指指點點,涉華部分再次毫無事實根據地對中國人權狀況妄加指責,再次暴露其根深蒂固的偏見和傲慢。

  美方年年炮製這樣的報告,但蒙蔽不了國際社會的眼睛,減損不了中國人權事業進步受到的國際尊重。去年,中國以180票的高票第四次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成為為數不多的四次當選的國家,就充分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肯定。

  中國人權狀況究竟怎麼樣?事實説了算。2016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突破70萬億元人民幣,穩居世界第二位。這個數字背後,是億萬中國人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的動人故事,也蘊含著中國經濟給世界各國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紅利。眾所週知,過去幾十年來,中國創造了發展奇跡,解決了13億多人民的溫飽問題,減少了7億多貧困人口,佔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70%以上。中國為7.7億人提供就業,實現9年義務教育全覆蓋,關愛2.3億老年人、700多萬大學畢業生和8500萬殘疾人,保障6000多萬城鄉低保人口基本生活。與此同時,中國民主法治建設也在持續推進,司法領域人權保障取得重大進展,人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權利和自由更加廣泛。中國切實保障少數民族、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合法權利。

  人權領域不是不需要國際交流,但是一個國家參與國際人權交流,其出發點不能是為了炫耀毫無事實支撐的自我優越感,更不能把人權當作政治工具,對他國加以攻擊。道理很簡單,沒有哪個國家有資格説自己在人權方面是完美的,每個國家都有權利按照自己選擇的路徑來發展人權事業。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