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開放發展是世界經濟走出低迷的良方(熱點辨析)

2017年03月07日 11:09: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形勢不容樂觀,面臨諸多現實挑戰,如經濟復蘇乏力、增長動力不足、貿易投資低迷等。在此背景下,一些西方人士開始懷疑開放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前景,甚至認為是開放帶來了本國資本流失、經濟發展疲軟、就業形勢嚴峻等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於是,對開放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負面情緒與貿易保護主義言論頻頻出現在西方媒體報道中。事實上,貿易保護主義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堅持開放發展是各國經濟乃至整個世界經濟走出低迷的良方。

  從短期和局部來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有可能緩解一些西方國家的經濟社會矛盾。但從長遠和全局來看,它不僅無助於這些國家經濟社會問題的根本解決,而且會導致國際關係中以鄰為壑政策的盛行,整個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都會惡化,致使世界經濟發展空間急劇收窄,甚至有可能使各國幾十年來努力推動的貿易自由化成果毀於一旦,導致世界經濟陷於長期蕭條。我國是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受害者之一。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統計,僅在2016年上半年,我國出口産品就遭遇來自17個國家或地區發起的65起貿易救濟調查。其中,反傾銷案有46起,涉案金額達90億美元。這種現象發生的背景,就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我國對外貿易遭遇困難也會使世界經濟發展受到很大負面影響。如果各國對外貿易和投資都遭遇困難,必將使萎靡不振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