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中國經濟網時評:用人工智慧推動我國産業新變革

2017年03月06日 16: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加快新材料、人工智慧、整合電路、生物制藥、第五代行動通訊等技術研發和轉化”。“人工智慧”這一表述,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3月5日經濟觀察網)

  人工智慧正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代,發展潛力無限。舉個例子,摩根大通曾開發一款金融合同解析軟體COIN。上線以來,原先律師和貸款人員每年需要360000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COIN只需幾秒就完成了,不僅錯誤率大大降低,它還可以持續工作不用“放假”。 

  當前,人工智慧熱潮正席捲全球。2016年10月,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公佈了一項人工智慧研究的“戰略計劃”。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快速崛起,不少高校紛紛建立了智慧科學系,從事有關智慧科學發展的研究。誰率先掌握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就有可能率先掌握未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就認為,國際社會對人工智慧領域的資源爭奪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中國應抓住機會,實現“彎道超車”。

  未來還有很多運用將朝人工智慧方向發展,人工智慧正觸動全球資本的神經。國際上,谷歌、Facebook、微軟、IBM等科技巨頭都已進軍人工智慧領域。國內,百度春節前聘請了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出任百度總裁兼COO,重點關注人工智慧技術,特別是人機對話領域的人工智慧。

  事實上,國內遠不止百度一家把人工智慧作為引導企業轉型的關鍵。騰訊已在做“網際網路+生態系統”,著力在雲端用人工智慧的方式處理大數據。通俗一點説,騰訊借助智慧雲不僅是要連接人與人,還要連接人與服務、人與商業。比如,與人們息息相關的醫保支付,你通過微信支付,就可以實現從掛號、問診到繳費 “一條龍”的就醫體驗。

  “人工智慧”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將推動我國産業新變革,有利於中國經濟轉型。發展人工智慧,不僅能為許多産業提供有用的技術,在各領域顯現威力,它還將取代許多簡單腦力勞動,重構我國的傳統産業。

  很多業內人士認為,人工智慧(AI)將成為繼“網際網路+”、虛擬現實(VR)之後,下一個網際網路技術的爆發點。相關分析報告指出,預計到2018年,中國智慧硬體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30%,産業規模有望達到5000億元。

  在政策支援以及市場需求的環境下,我國智慧硬體市場發展前景廣闊。有理由信心,智慧製造將與大數據、機器人、智慧電網、天地一體化資訊網路等高新技術的研發及應用一起,成為未來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王振峰)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