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法制日報:限權治權,須防止“地方規矩”大過天

2017年02月14日 10:47:00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原標題:限權治權,須防止“地方規矩”大過天

  如果權力部門能以此為戒,常回頭看看政令落地的執行力,那些奇葩的“規矩”、傲慢的“規矩”,也才能真正恪守規矩、敬畏規矩

  2015年3月,國務院發文取消了67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證事項,其中包括:室內裝修企業經常需要辦理的“裝飾項目經理”和“室內設計師”等多項資格認定。然而,近期有報道稱,海南省海口市卻以紅頭文件的形式,要求市內的裝修從業人員,必須在“海口市室內裝飾裝修協會”辦理誠信檔案,辦此檔案的前提是獲得這些2015年就已經被取消的資格認證(2月13日中國廣播網)。

  明令禁止的,卻又死灰複燃;還給市場的,又拉回來坐地生財。為什麼裝修工人在海口從業,必須參加培訓並繳費?國家早已取消的行業資格認定,為什麼海口要用紅頭文件強制推行?這些嚴肅而敏感的問題,實在是找不到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媒體抽絲剝繭出的真相,在圍觀群眾心裏,不過是此地無銀而已。從新聞中看到,面臨質疑,海口市住建局給出了個令人莫名驚詫的答案:來海口就必須遵循海口規矩!

  住建局嘴裏的“海口規矩”,不過只是一塊遮不了羞的老虎皮,僅此而已。一來,海口市政府恐怕不會認這個“規矩”;二來,海口人民自然也不會信這種權比法大的“規矩”。

  但既然職能部門提出了這個“規矩”的説法,就不妨看看這“規矩”的背後,還有多少令人拍案稱奇的故事:第一,海口市室內裝飾裝修協會把住建局的紅頭文件當搖錢樹,把本不需要繳費的認證與國家早已取消的資格強制掛鉤。為了規避有關政策,他們居然重新創立一個新的資格認定。這種明目張膽違反國家規定的行為,嚴肅的紅頭文件怎會為之開路?權力監督部門何以未能及時糾偏這種行為?第二,地方協會與住建部門的親密關係,更是讓人浮想聯翩。比如海口市室內裝飾裝修協會,與海口市室內裝修行業“雙創”整治辦公室,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在行業協會的辦公室裏,記者還發現了海口市住建局工作人員的工位;而在住建局工作人員工位對面,就是該協會的培訓教室。如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權大家分”的背後,是否達成了“有財大家發”的默契?

  資格許可過濫、紅頂仲介遍地,這是全面深改路上的“大老虎”。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要緊緊扭住簡政放權這個“牛鼻子”,逐步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事實上,2013年以來,國務院分9批審議通過取消或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共618項,其中,取消491項,下放127項。今年2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堅決取消事業單位不合理收費,堅決杜絕仲介機構利用政府影響違規收費,行業協會商會不得強制企業入會或違規收費”。遺憾的是,“上面吼破嗓子、下面甩不起膀子”,簡政放權的清障利好,恐怕最多也只是停留在紙面上。一言蔽之,越是限權治權,越要防止“地方規矩”大過天之亂象。

  政令不暢、有禁不止,改革紅利再是擼起袖子,也難敵地方部門的“自由裁量”,換句話説,地方規矩不能成為政令腸梗阻。眼下而言,“海口規矩”的曝光也未必是個壞事。如果權力部門能以此為戒,常回頭看看政令落地的執行力,那些奇葩的“規矩”、傲慢的“規矩”,也才能真正恪守規矩、敬畏規矩。

  應嚴肅問責

  雖然海口市住建局2月13日稱,住建部門已介入調查此事,擬將取消上述不合理規定。但顯然,僅僅取消還不夠。一是要啟動問責機制,依法依規追究相關部門和人員的責任。二是深刻反思並改進行業協會工作。在一些領域、少數地方,行業協會成了“二政府”,不僅擾亂了正常市場秩序,還極大地傷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三是要徹底斬斷灰色利益鏈,扭轉“以證代管”思維,以法律法規形式列出職業資格“正面清單”,同時,有必要集中對地方各類規矩進行審查清理。

  山東 陳廣江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