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北京晨報:民生服務別總差“一哆嗦”

2016年12月16日 16:27:09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原標題:民生服務別總差“一哆嗦”

  去醫院看病,排隊佔用的時間最久。從掛號就診到繳費、拍片子、驗血甚至抓藥,幾乎每個環節都需要排隊。為了減少患者就醫的時間成本,本市衛生部門聯合銀行醫院等機構推出了自助掛號機,最大限度減少了人工操作所産生的時間成本,將掛號繳費等患者可自助操作的項目集中在終端辦理。

  這本是一個叫好的民生工程,然而近日有媒體調查發現,雖然有些醫院推出這一服務已一年甚至兩年,但自助掛號機的使用率並不高,有的機器甚至常年關機。民生服務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再次出現,並按照慣例,再次被譽為“最後一公里”難題。不僅是自助掛號機,很多民生工程都曾經面對這樣的窘境。

  從發現問題、形成社會效應、影響決策層,到制定政策、下發執行,一系列過程都需群策群力。可往往九十九拜都拜了,就差最後一哆嗦。以自助掛號機為例,之所以叫好不叫座,主要存在首次使用需排隊關聯,大部分醫院終端不能自助繳費以及導醫人員的引導意識淡薄等問題。最終導致看似方便患者就醫的自助掛號機,卻讓就醫更麻煩。

  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好的:以高科技手段為基礎,減少患者的就醫成本。但每一個民生問題的答案,終點和目的都是百姓受益。最終的操作中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讓人始料不及,只能往前找問題原因。比如在制定政策時,群眾路線是否走到位了,群眾意識有沒有缺席?在自助終端的實驗階段,樣本的反饋是否真實和到位,有沒有引起相應的修正?在實施前,各方的利益訴求沒有得到統一,也會影響政策的最終落地;最終落地推廣時,缺少必要的機動機制和反饋機制,政策制定者也始終無法獲知實施的真正情況從而加以改正。回看自助掛號機的推廣,在一些醫院已有兩年甚至更久,但運作中存在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只有在每個階段都將群眾意識落到實處,才能讓民生服務最終惠及百姓生活,收穫圓滿結局。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