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話不投機就動粗,是怎樣一種狂躁

2016年11月10日 10:02:39  來源:長沙晚報
字號:    

  11月6日,南京市民余小姐撥打110報警,稱在南京地鐵二號線列車車廂內給一名婦女讓座,不料雙方發生口角,余小姐甚至被對方扇了兩個耳光,只因為自己説了一句“你是孕婦,那你還是坐下吧。”地鐵民警趕到現場後,對雙方進行了調解。(11月9日《揚子晚報》)

  因為讓座的事情,兩個陌生人最終鬧得不可開交,最後由警方干預才解決,是這則新聞的大致線索。對此,旁人想説點什麼,卻不知道怎麼説,可什麼都不説,心裏又堵得慌。話不投機就動粗,哪出了問題?這算不算一種病態?陌生人在公共空間要守什麼規矩?

  先復述一下經過。余小姐從新街口乘坐地鐵二號線前往仙林,一婦女帶著孩子站在旁邊。有位老人給娘倆讓座,婦女拒絕的話語中稱,這麼多年輕小姑娘也沒給讓座。聽者余小姐回應,帶孩子就不該湊熱鬧,應該打車。於是爭執起來。經人提醒,余小姐站起來説,看你懷孕了,坐下歇歇吧。這話讓對方火冒三丈,口角升級,混亂中雙方推搡,余小姐被扇了兩個耳光。

  兩名女性口頭功夫都不平凡,原本余小姐主動讓座,有為他人考慮之善心和美德,但在確認婦女沒有懷孕後,不該譏笑對方的身材。原本,在公共場合,陌生人之間需要有基本的克制,以免事情越鬧越大。更何況還有孩子在場。

  如果市民余小姐與陌生婦女不是去往同一個方向,在相同時間共同選擇同一輛地鐵,也許一輩子都不會遇見。有的人,把這種偶遇當成一種緣分,見一面就成朋友;但他們卻把這次偶遇發展成了一次相互羞辱,心裏也許下定決心,恨不能今生再也不用相見。這就是人與人的區別。而人與人的區別,往往就是人品的差別,有些人心胸狹隘,有些人心胸開闊。話不投機就動粗,因為一點點利益問題就拳腳相向,狂躁若此,顯然不是一種健康的心態。

  我們經常講,要提高市民素質,説的就是公民道德規範,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若記住其中的平等、友善、文明、和諧等內容,那余小姐與陌生婦女之間就不會出現不愉快的經歷。大社會也好,小環境也罷,能走到一起,人的距離就不應該變得遙遠。和善的心靈,需要有和美的語言;禮讓是一種善良的表現,只要不違背原則,那麼我們應該學會尊重和理解別人。在絕大多數場合裏,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卞廣春)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