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東北經濟不行?國企“能人”當自強

2016年11月09日 09:56:1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譚浩俊

  東北作為曾經的“老工業基地”,在經濟新常態下如何轉型、如何發展,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説到東北經濟,特別是東北經濟目前面臨的困難,一些人也許會將其與國有企業聯繫在一起,認為國有經濟太過集中、國有企業比重過大、國有觀念過於強烈等因素影響到了東北經濟的振興發展。

  這種説法從表面看有一定道理,因為傳統的國有企業與現代企業相比,確實在體制機制以及員工的觀念思維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一些管理者也存在“鐵飯碗”意識,讓東北的國企改革難度較大。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國有”成了東北經濟的“死穴”,也不意味著不改變國有性質,東北經濟就不能振興。

  事實上,廣東、江蘇、浙江等沿海地區改革開放以後的經濟振興,也是從國有逐步轉變和發展而來的,這些地區並非天生就經濟多元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江浙一帶,今天活躍在市場上的優秀企業家,相當一部分人出自當年的國有企業,有過在國企工作的經歷,有過管理和經營國企的經驗。這也告訴我們,從一定程度上來説,國有企業是經濟能夠振興的重要力量。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誤區,一方面是因為一些國有企業改革步伐太慢,改革力度不大,沒有能夠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和國企改革的節奏;另一方面,一些人沒有充分認識到東北國有企業隱藏著豐富資源,尤其是人才資源。如果東北能加大國有企業改革力度,而不是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東北經濟依然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如果能給具有企業管理、經營、市場行銷等方面經驗的國企人員以體制機制方面的推動,通過改革把他們推向市場,讓他們將在國企積累的經驗與市場緊密結合起來,那麼,東北經濟就會擁有強大的人力資源基礎,快速步入新的軌道,形成新的發展動力。

  如果國有企業的“能人”們走向市場,並帶領曾經的“老大哥”們一起奮鬥,成為創業者、引領者,就會成為吸引投資的最主要力量,給東北的投資環境帶來積極的變化。而要實現這一點,需要地方政府進一步加大力度,給他們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營造良好的服務氛圍。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