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腐敗“行規”必然走向不歸路

2016年11月07日 10:13:18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據媒體報道,今年以來,海南省瓊海市多名官員因在工程建設領域收受賄賂被追究刑事責任。這一系列案件中的行賄人——個體工程承建商楊昌武也難逃罪責。案發後,楊昌武交代説:“送感謝費是我們建築業界不成文的行規。”法院判決指出,被告人楊昌武向朱允彥等7名國家工作人員行賄財物逾400萬元,犯行賄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零六個月。

  正所謂“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官商勾結腐敗,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嚴懲。從近年查處的腐敗案件來看,一些行業和領域腐敗問題易發高發,表明這些行業和領域明規則不暢,“暗規則”橫行,需要引起相當的重視。一些商人用金錢開路,拉攏官員、承攬工程,從中獲取了鉅額利益;一些官員抱著“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心態,與不法商人勾肩搭背、沆瀣一氣。在他們看來,這些“辦法”屢試不爽,儼然成為“行業規矩”,原本應該照章辦事,結果成了看人下菜、看錢辦事。

  官商勾結戕害公平,必然走向腐敗的不歸路。須知,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些不法商人和官員中飽私囊、獲取利益,最終戕害的是市場公平,擾亂的是公共秩序,損害的是公眾利益。其實,這些行業並非沒有法律和規則的約束,只是相關公職人員和不法商人明知故犯,故意撇開這些法律規章,去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行事方式,他們自認為是“行規”,實際上不過是自欺欺人,給自己腐敗尋找藉口罷了。

  權錢交易為參與者埋下了定時炸彈。對於濫用權力的官員來説,收人錢財、與人消災,無論當時做得多麼隱秘,但紙終究包不住火,待到事情敗露之時,悔之晚矣。實際上,不法商人往往連環腐蝕官員,但凡一件事情敗露,就會順藤摸瓜牽出一堆腐敗分子。一些官員看到他人被調查就惶惶不可終日,正是因為心中有鬼。他們有的選擇主動退贓,希望與相關人員“劃清界限”,但事情已辦、雷池已越、紅線已踩,早就不是清白之身了。當時貪了那麼多錢財,説到底只是做了個臨時保管員,機關算盡,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只要誰敢搞腐敗,就必須付出代價。”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無論腐敗分子和不法商人如何狡辯,那些骯髒的“行規”都不能為他們開脫罪責。通過不光彩手段獲得的財富,最終也是守不住的。要想不出事,最終還是要靠踏實辦事、乾淨辦事,堅決抵制利益誘惑。腐敗分子短期來看似乎“佔了便宜”,但長遠來看,權錢交易在任何時候都是人生硬傷,最終也必然因此付出慘痛代價。前車之鑒不少,希望黨員幹部們警醒。(周繼堅)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