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高考只是一扇門精彩在後頭

2016年06月08日 12:45: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高考正在進行。場內,十年苦讀的學子們奮筆疾書,迎接人生一次重要的檢驗;場外家長焦灼翹首。高考恢復40年,錄取率從5%猛漲到70%,直逼高等教育普及化。這是我們所取得的巨大進步。

  錄取率普及化的高考在社會深厚的傳統觀念裏依舊不普通。它仍被眾多學生、家長、老師、社會機構解讀為人生的大門檻,邁過了,晴空一片,一好百好;邁不過,人生失意,被迫慢行。在絕大多數考生20歲左右的年紀裏,用一紙試卷定義整個人生,早已被質疑了無數次。人生的奇妙就在於每一刻都充滿了未知與無限可能,未來是用來期待的,用已知的現在否定未知的未來,絕非一種聰明的做法。

  高考贏家真不等於人生贏家,這早該成為社會共識。古時,讀書人熱衷於考取功名,但這條路不是每個人都能走得一帆風順。“落榜不落志”成為很多讀書人的人生信條。古有蒲松齡,吳敬梓,張繼,近有曹雪芹、左宗棠、王國維、梁啟超,與那些“金榜題名”者一樣,他們用自身成就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和尊敬。如今,我們處在更好的時代。高考,本就不同於古時的科舉,它是對系統而全面的知識的一次檢閱,是發掘新式的人才,可以助你走向成功,但遠不可定義人生。今天,我們成長成材的機會多種多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機遇為我們提供了無限創造未來的可能。高考只是人生起點,遠非終點。

  習近平説過,考上大學固然可喜,但沒考上大學也不用悲觀,更不能絕望。路就在腳下,關鍵要有實際本領。高考檢驗的只是人生階段性表現或成就,考的好再接再厲,考不好絕非人生末路。在社會上打拼靠的不是分數或文憑,而是實實在在的能力。落榜生不等於失敗者,高考表現不佳者抓住時代機遇,靠著勤勉努力,一樣成就斐然。

  這是一個選擇多元化、讓人全面充分發展的社會。高考不是要淘汰誰,它只是提供個體向上的某一個選擇,更多的選擇還在後面。高考落榜也不等於失去了繼續學習的機會,參加自學考試 選擇成人高考、接受職業教育,我們可以有多重途徑來充實自己。更何況,社會本身就是一所大學校,直接就業、參軍、出國等,每一條道路都通向頂峰,其他選擇或許更適合你的發展也未知。

  今天在參加高考的學子們,你們要知道,高考只是一種選擇,人生的其他選擇實在太多;你們要知道,社會充分發育的結果是,只要努力並遵守規則,能消化我們的社會角落其實很多;你們要知道,高考只是測量一種學習方式,今後還有很多把尺子測量你的多種學習能力;你們要知道,現在考的好若放棄努力,一樣不會有美好的明天。

  習近平説,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努力學習知識力爭高考好成績是奮鬥;高考表現不佳學習社會大書也是奮鬥。留心處處皆學問。只要你肯學習、能吃苦,沒有讀過大學,照樣能成才。學習無處不在,僅僅局限在學校和書本知識,實在是固步自封,難以跟上時代步伐。即便是高考表現不佳,也要有不斷追求知識的信念,終身學習從未像現在這樣必要而關鍵。

  一個人後天的努力,完全比一次高考重要得多,可是有那麼多人,他們活著活著就忘記了。考上大學或好大學固然可喜,表現不佳也莫絕望,我們不妨把高考作為一段人生歷練,不斷檢視自己。風物長宜放眼量,屬於自己的機會總會到來。

  性格決定命運,能力決定命運,還沒聽説“高考決定命運”。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扇門,還有無數大門等著你開。總之,不管高考考得好壞,青年都要明白,人生才剛剛開始,好戲才剛剛開頭,中國青年人的精彩人生還在後頭呢。(程振偉)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