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別讓端午節淪為“舌尖上的節日”

2016年06月08日 10:49:00  來源:法制網
字號: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端午習俗傳千古。”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每年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插艾葉,很多人都會佩戴香囊,這是端午的傳統習俗,這樣的習俗背後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和豐富的時代價值。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端午節在一些人眼中只剩下了“吃”和“玩”,傳統的節日內涵漸漸被吃粽子和假日遊玩所替代。這無疑是值得反思的。

  端午節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積澱的節日,每項習俗背後都有著很多講究,有著一定依據。比如,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插艾葉、佩香囊是為了祛病防疫、辟邪化煞、健康身心,這些都是端午的節日內涵,可是如今,這些節日都變成了吃喝玩樂。有人惦記著端午節的粽子,卻不知道吃粽子背後的象徵意義;有人只惦記著端午放幾天假,計劃著假日出遊,卻不了解設置這個節日的意義,更不知道節日隱含的文化價值。缺乏了這些認知,端午節成了“吃喝節”、“遊玩節”、“購物節”,端午節淪為“舌尖上的節日”,淪為一場商業盛宴,卻獨獨沒有應有的文化氣息。因此有必要對端午文化進行傳承和弘揚,進行重視和保護。

  2004年,有媒體報道了韓國江陵端午祭將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的消息,這對我國來説,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衝擊和深刻的警示。作為端午節真正的發源地,卻被他國搶先申遺,這樣的結局為我們的端午文化敲響了警鐘。

  如何保護端午文化?筆者認為,有必要掀起一場“端午節保衛戰”,對端午文化進行拯救和保護。首先,從國家層面做好制度設計,出臺制定一些政策,實施一些文化項目,對端午文化進行一些有意識地引導;挖掘端午文化遺址遺跡,建立端午文化博物館;建設端午文化主題公園、景區;創作生産端午節日文化産品,比如拍攝端午文化宣教片、舉行全國性的端午晚會等;對保護和弘揚端午文化的先進行為進行獎勵或資金扶持,等等。

  其次,個人層面,應該多渠道積極了解端午文化,理解端午文化的時代內涵和精神價值,吸取端午中的愛國營養,凝聚民族精神,積極參與端午文化宣傳活動,自覺傳承和保護端午文化。

  再者,網際網路時代如何過端午節是一個嶄新的話題,這就需要對傳統的文化進行時代化演繹,結合時代特點,賦予端午新的內涵。比如開發端午動漫、遊戲,在網上開設端午主題專區,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展示端午風俗、文化、詩詞等,形成覆蓋網上網下的端午文化氛圍。

  端午節是一個文化富礦,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元素,比如愛國文化、民俗文化、健康文化,做好端午文化的“守礦人”,每個人都責無旁貸、義不容辭。(劉劍飛)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