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房屋土地續期”到底該咋辦

2016年04月19日 13:37: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做選擇的時間窗口越來越窄,如果一再拖延,到時候緩衝政策都沒有,時機只會越來越不成熟。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溫州部分市民擁有房産的土地使用年限到期或即將到期,只有支付佔房産交易價1/3到一半左右約數十萬元的土地出讓金,才能重新辦理土地證。溫州市國土局回應稱是“誤讀”——“我們工作人員的一些説法,只是一種討論性的看法,並不是結論。”“我們還無法證實到底該怎麼計算,也沒有確切的政策可循。”

  這個“溫州誤讀”事件在上個週末令許多人“虛驚了一場”。但看了溫州國土局的解釋之後,並不足以令所有人都服下定心丸:討論會不會成為結論、到底會怎樣續費的懸疑依然存在;一批住宅土地證馬上到期的問題依然存在;沒有準確演算法與精確政策的未知數依然存在……溫州是個特例,其20多年的土地使用期限,是一種地方性土政策;可溫州會怎麼做,向社會各界傳遞出的信號將是非常強烈的。溫州在猶豫,全國老百姓則在觀望。

  在此之前,我們也知道頭頂懸著一柄達摩克裏斯之劍,也知道《物權法》和《城市土地管理法》的表述不一致,到底是自動續期還是有償續期,如果有償到底應該按照怎樣的標準,還沒有説清楚。媒體提醒過多次,但或許大家覺得,反正還不是普遍到期的急迫問題,懸著就先懸著吧,不明確就先不明確吧。但溫州突然冒出的特殊樣本則警示我們,這柄劍繼續高懸下去已經不現實了,要麼拿走,要麼儘快掉下來,儘快通過頂層設計給出一個選擇已經箭在弦上。

  靠時間已經不能解決矛盾。像溫州這樣的情況,以及一些因各種特殊原因已經逐步接近截止期的情況,在各地屢有出現。按照專家論證,不管是每年徵收一定房産稅代替一次性徵收土地出讓金,還是大幅度減少“續期”的土地出讓金只做象徵性的收繳……做選擇的時間窗口越來越窄,如果一再拖延,到時候緩衝政策都沒有,時機只會越來越不成熟。若再不肯放下這部分利益,強行收取,矛盾會密集爆發,對於社會穩定會有非常大的衝擊。

  如果有地區先行試點,找出出路與經驗,然後在全國複製,當然是好事。然而現在看來,地方財政壓力普遍較大,有些地方政府吃土地紅利怎麼都不嫌多,很難再指望地方探索出一個很寬鬆的試點方案。假使個別地方率先“突破”,搞出非常高的價格來續期,很可能會給其他地區不好的示範,讓問題更加複雜、解決問題環境更為惡化。

  在做家庭規劃時,絕大多數家庭是沒有續期的預算支出的。儘管溫州某些工作人員討論中的出讓收費類的案例當中,土地使用權到期的市民如果僅僅是居住需求,可以不用繳納土地出讓金。問題是現在是一個社會流通非常普遍的時期,民眾對於轉讓、抵押房産的需求很高,到底怎麼計算這部分成本,必須提前列入規劃。否則,大家“想的都很美”,最後離預期落差非常大,顯然不是一件好事情。

  有關管理部門一定要清楚,老百姓過小日子的時候,頭頂上懸著一柄充滿未知變數的利劍,是非常不好的一種感受。這柄劍已經懸挂了太久,沒有理由繼續挂下去了——迎著苦難而上,儘快出臺頂層設計,給出全國性的政策與細則,讓這個充滿不確定因素的問題儘快解決,給民眾一個可以準確預期的生活,已經是當務之急。 (畢詩成)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