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孩子放學去哪兒的難題該如何破解?

2016年04月19日 13:27:00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因為孩子放學與父母下班存在時間差,放學後的真空時段,孩子們應該去哪兒一直是個難題。尤其對於雙職工家庭來説,如果沒有老人幫忙,去學校附近的託管班是他們為數不多的無奈選擇。

  可是,由“三點半難題”催火的託管班問題多多,沒資質衛生安全難保證不説,藏身於小區居民樓內,給住戶帶來了許多不便,也並不受歡迎。日前,體育東路小學珠江新城校區附近的雋峰苑、博雅禦軒等多個小區對小區內的託管班下逐客令。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小區託管班被禁後有所收斂,但仍有被禁託管班偷偷託管學生。事實上,並非是家長們非要跟小區住戶較勁,而是孩子們放學後確實無處可去。

  孩子三四點鐘就放學了,大部分的學校放學後都是不允許學生留在學校的。誰都知道有資質的大一點的培訓機構和興趣班更合適,可是不僅收費昂貴,也大多是不負責接送學生的。比較起來,託管班雖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至少可以保證一點,就是讓孩子們有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待著,而且價格也是家長們能夠接受的。如果託管班都被禁止了,真不知道這些孩子們能去哪?

  事實上,我們在教育管理上,一直更集中于學生在校的這段時間,而一些政策在與校外時間的銜接與配套上並未做好,往往難以實現其政策初衷。舉個例子,為什麼託管會盛行?其實是與小學生課業減負有關,這個政策當然很好,可以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時間來運動、閱讀、培養興趣愛好,可是,減負後放學時間提前了,怎樣讓學生們真的能夠把多出來的時間花在運動、閱讀等活動上,卻並沒有太多的制度考量。所謂的家校結合,雖然都對,可是,課後全靠家長,大部分的家長真的是有心無力。所以,家長們要麼是花錢把孩子送進課外補習班,課內不足課外補,反而加重了學業負擔;要麼,只能把孩子送進託管班“關”起來;還有的乾脆就讓孩子自己回家。

  來看看國外的孩子們放學後去了哪,或許對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定的啟發。日本從2007年啟動了“放學後兒童計劃”,這是一個解決放學後兒童無人監護問題的綜合計劃。該計劃包含兩部分:一是設立“放學後兒童教室”,綜合利用空閒教室為學生尤其是小學生開展活動,包括學習文藝活動、運動、與社區居民的交流活動等;二是設立“放學後兒童俱樂部”,主要為小學三年級以前的雙職工子女、父母外出子女提供一個讓孩子們感到安心、舒適、可以嬉戲的場所。該計劃的執行者主要是社區居民、地區團體、大學生志願者等。再來看看美國,有無數個像Boys &Girls Clubs of Bloomington(以下簡稱BGCB)一樣的公益性的社會機構,面向6~18歲的兒童提供週一到週五下午3點~7點之間的課後服務,每年只需要20美元會費。在這樣的機構中,志願者和社區成員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孩子們甚至可以去社區的工廠體驗和兼職。

  孩子放學去哪兒,不該成為無解難題,需要政府部門、學校、家長和社會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在北京等一些城市,已經開始著手解決託管難問題,每年由財政出錢,推行校內的課外活動計劃,也有不少社會機構和社會組織開始加入進來,希望我們的孩子不再為託管所困,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