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期待“國家安全意識”成為公眾習慣

2016年04月15日 10:26: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根據去年7月1日公佈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為加強全國人民的安全意識,積極維護國家安全,該法在第一章總則部分的第十四條規定:每年的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即將到來的4月15日,就是我國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立法規定每年的4月15日為國家安全教育日,體現中國對國家安全的重視,也是新的時代發展之下中國安全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必然。重視和關注國家安全,比任何時候都急迫。一方面,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改革攻堅期和矛盾凸顯期,公眾安全期望值不斷提升,各種矛盾的複雜程度也急劇提升。尤其是國內城市化的發展,各種新生事物的産生,各類公眾資訊尤其是涉及國家安全的重要資訊的保護難度日益加大,讓維護國家安全顯得尤為迫切。另一方面,國際形勢日趨複雜,我國時時面臨境外勢力的攻擊和干擾,地緣安全、國際交往、軍事鬥爭、維護主權統一等現實問題日益重要。個別西方國家插手,持續發酵的東海、南海等問題,時時威脅著國家安全與統一。同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經濟社會改革領域也面臨著重大挑戰。這些都讓重視國家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及時對全民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成為新的歷史時代的重大使命。

  值得欣慰的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睿智決策,準確把握了我國國家安全形勢變化的新特點新趨勢,著眼並立足於國家和民族的長遠發展,著眼于“兩個一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著力營造國家安全環境,提出了構築國家安全的中國特色道路。在論述國家安全上習近平總書記用71字總結: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既重視發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縱觀習總書記提出的上述“總體國家安全觀”,與以往的綜合安全觀相比,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大大拓展,極富時代特徵,也高度體現全民意志。

  今年4月15日,是國家安全教育的特殊時間節點,在這一值得關注和重視的首個中國國家安全教育日,重溫國家安全主題,強化公民使命,富有現實意義。國家安全關係每一個人,沒有國家的安全,難言公民個體的安全與保障。公眾也深有體會,在一些國家頻頻發生暴恐事件,嚴重威脅國家安全,同時也直接威脅到公民個體安全。反之,國家安全有保障,則社會安寧穩定,公眾安全幸福指數就高。觀諸那些對暴力恐怖“杯弓蛇影”的西方國家,公民在個人家庭安全上無不人人自危,這正是國家安全喪失且沒有妥善處理的表現。

  加大國家安全教育,主題教育日就是一個重要抓手。在我國首個國家安全教育日,各級黨委政府應以堅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營造教育宣傳國家安全的氛圍,以高度的自覺將宣傳教育活動抓好抓實。  

  雖然,國家安全教育日只有一天,但安全問題卻每時每刻都值得高度重視。在本質上,國家安全是一個“公共産品”,它關係民生,關係國家穩定,關係社會長遠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説,維護國家安全既是國家責任也是公民責任。讓國家安全意識深入人心,並成為公眾習慣,應是全社會的期待。(畢曉哲)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