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用解決地溝油的思路解決舊衣物

2016年03月30日 10:21:00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報載,當前我國大多數城市正被廢舊衣物的“去處”所困擾。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的一項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大約有2600萬噸舊衣服被扔進垃圾桶,再利用率只有不到1%,絕大多數舊衣服都沒有被重新加工或者進行無害化處理。

  生活條件好,也會惹出不少煩心事兒,比如,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快、服裝鞋帽淘汰率高、聚餐時剩菜剩飯多,都會產生大量難以處理的垃圾。如大家所知,舊電子產品、舊衣物等處理不好,就會污染環境,剩菜剩飯處理不好,同樣貽害無窮。每個時代難免有每個時代的病,關鍵是我們有沒有及時“治病”的思維。地溝油問題,經歷了重重困難,已經有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思路:一是政府補貼企業收購餐飲垃圾,二是提煉成航空燃料,從“地下”升至“天上”。

  現在,舊衣物成了新的困擾,雖不像地溝油那樣棘手,但處理不好,危害更甚。譬如,將舊衣物直接拋棄的話,水質、土壤、空氣等都會受到污染。如果隨同垃圾進行焚燒,所產生的物質含有致癌成分,如果按垃圾填埋,由于棉質易腐爛、化纖難降解,對土壤和地下水會產生污染。其實,舊衣物的回收利用價值極高,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算過一筆賬:如果我國廢舊紡織品全部得到回收利用,每年可提供的化學纖維和天然纖維,相當于節約原油2400萬噸,還能減少800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節約近三分之一的棉花種植面積。而且,舊衣物還能應用到建材、醫療、汽車、家具等諸多產業。

  變廢為寶不是難事,難的是讓廣大群眾都確信他們的舊衣物是個寶。如果群眾的廢舊衣物換不來錢,或者換來的錢不夠跑路費,人們肯定不會將它們當寶,而是當垃圾扔。也就是說,政府與企業眼中的寶並不等于群眾眼中的寶。每年2600萬噸舊衣服被扔進垃圾桶,再利用率不到1%——這條信息怎麼看怎麼覺得是廣大群眾在無意中拿寶貝去幹不正當的事。所以,政府首先要擔負起變廢為寶的重任。

  其實,我們也可以拿解決地溝油的思路來解決舊衣物。要點如下:一,以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的方式,鼓勵企業回收舊衣物,回收越多,補貼也越多。二,對于出售舊衣物的居民,可以提供上門服務。三,對于七八成新的衣物,可以提高收購價,也可以鼓勵居民捐贈給慈善超市用于幫助貧困人口,捐贈者可獲得超市的購物折扣券或其它獎勵。四,將衣物回收箱擺放到每棟居民樓的大門口,方便沒興趣出售或舊衣物較少的居民投放。

  地溝油可以做燃料,而舊衣物的用途更多。因此,政府、企業和群眾,都要始終保持變廢為寶的清醒頭腦。當然,政府和媒體的大力宣傳,也至關重要。事實上,培養公民的公益與環保意識,是更大的生產力,這方面有待持續而深入地挖潛。 (椿樺)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Powered by IIS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