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不宜過早稱“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2016年03月21日 14:10: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日前,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上有學者表示,“按兩個翻一番的目標,到2020年,中國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將達到1.1萬美元,基本跨越中等收入階段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筆者以為,我們不宜僅依據一個單一的數據去下結論,而應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關注中國的現實,研究和解決中國的問題,不宜過早提出什麼“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預判。

  3月19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在京舉辦。有發言者表示,“按兩個翻一番的目標,到2020年,中國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將達到1.1萬美元,基本跨越中等收入階段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這樣的提法遭到了一些網民的質疑。筆者以為,即使有國際標準可循,我們也不宜僅依據一個單一的數據去下結論,並把這個標準和結論突出和放大,作為得出重要結論的依據。因為對國家富裕程度、國民幸福程度的判定,相關的因素還有很多。我們更應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關注中國的現實,研究和解決中國的問題。在改革完善收入分配製度、縮小收入差距和貧富差距、控制房價上漲並使其向符合價值的方向回歸等目標尚未實現或取得明顯進展之前,不宜過早提出什麼“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預判。

  世界銀行曾經提出以每人平均國民總收入作為不同國家分組的劃分標準。而國內生産總值(GDP)加上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再減去對國外的要素支出,就構成了國民總收入。由於國外要素的收支規模相對有限,所以每人平均國民總收入與每人平均GDP往往相差不多。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中國到2020年若實現經濟總量比2010年翻一番,每人平均達到1萬美元以上,的確會跨入“高”的行列。但是,比自己在哪一個組別更為重要的參照係是自己在所有參評者中的位置。如同高考成績單出來後,不要因自己的分數高一點兒而高興得太早,關鍵要看自己的成績在所有考生中的位次。同樣來自世界銀行數據庫的數據顯示,2012年,在參與排序的214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的每人平均國民總收入位居第112位。2014年,中國每人平均GDP7594美元,相當於世界平均水準10804美元的70.3%。中國在發展,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也都在發展,一些新興經濟體更呈現出較快的發展速度。5年後,即使中國每人平均GDP水準接近或達到世界平均水準,也僅僅是一個平均水準。強調進入“高”的行列,遠不如與世界平均水準比較更能看清真實的自己。在此基礎上,還有一些比每人平均GDP對國民更有實際意義的事情。

  一是提高居民收入在GDP分配中的比重。國民總收入也好,GDP也好,都只有一部分會轉化成居民的實際收入。因為GDP或國民總收入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間內新創造的價值,要在政府、企業和居民個人之間進行分配,所以三者間的關係此漲而彼消。如果政府財政稅收或企業收入的實際增速快於GDP增速,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就可能下降。這種情況曾經持續過很長時間,近年來有所改變。因此,在維持企業擴大再生産和保證政府掌握一定財力的基礎上,應該提升居民收入在GDP分配中的比重。特別是在放開二孩、人口繼續增長的背景下,只有提升居民收入佔比,才能確保每人平均收入與每人平均GDP同步增長,否則,居民收入增長就會落後於經濟增長。

  二是努力縮小收入差距、貧富差距。2015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數為0.462,雖繼續有所降低,但仍然高於0.4的公認警戒線,表明收入差距呈明顯偏態分佈,貧富差距依然嚴重,多數人收入被少數人平均。由於差距明顯,大多數人的生活水準與每人平均GDP水準並不完全一致。將近10年前,筆者曾到東歐某國開會,該國當時的每人平均GDP水準與北京差不多,但從首都到農村,既看不到眾多豪華高樓大廈形成的街區、商區,也看不到破舊的平房、簡陋的廁所和臟亂差的城鄉結合部,在郊區看到的幾乎所有住宅都是一二百平米帶衛生間的一層或二層建築,一個小院門前停著一輛最普通的小轎車。同樣的每人平均GDP水準,或許沒有打造出多少億萬富豪或是CBD、金融區,但有更多的人過上了小康乃至富裕的生活。這説明對多數人而言,縮小貧富差距比做大總量和提高每人平均水準更有意義。所以要通過財稅金融等各種調節機制,努力使居民收入由偏態分佈向正態分佈演進,使盡可能多的人接近和達到小康水準。

  三是控制房價的持續上漲。衣食住行是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居者有其屋”、“安得廣廈千萬間”等等,都反映了千百年來人們對改善居住條件的嚮往。相當一段時間以來,雖然很多民眾的住房條件得到了改善,但由於房價的上漲總體上快於收入的增長,所以多數民眾的實際購房能力是在下降的,購房成本是在上升的,還貸壓力是在加大的。如果房價不能向符合價值的方向合理回歸,百姓的實際購房能力得不到提升,5年後即使實現了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全面小康目標,其含金量和民眾的幸福感也會打一定折扣。所以,還是要堅持住房的居住屬性和因城施策的調控策略,在一二線城市堅持“雙限”的原則,控制房價上漲;在三四線城市積極通過降房價來去庫存,使廣大民眾在扣除消費價格和房價因素之後,真正實現“翻一番”的目標,過上名副其實的小康生活。(潘璠)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