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公職人員放高利貸,還怎麼保護公眾

2016年02月29日 08:56:00  來源:錢江晚報
字號:    

  天津薊縣宜維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金衛東通過網路實名舉報當地紀委多名幹部,稱曾以5分的月利率向高姓紀委幹部借數十萬元高利貸,目前企業資金鏈斷裂,無力償還只能斷指求助。

  這起民間借貸糾紛因為涉及到公職人員、紀委幹部以及斷指、舉報這樣的敏感詞彙,很快引起輿論關注。斷指求助,于維權本身沒有什麼意義,相反其極端方式易點燃社會情緒,但就吸引社會注意這點上看,他成功揭開了一個蓋子。

  表面上看,這是一起民間借貸,一個願借一個願給,借多少利息多少都是事先商定的,外人似乎也插不上什麼話,斷指舉報雖然噱頭,但只要被借走錢的人沒有採取什麼過激的方式,就不應該為這樣的後果負責。可公職人員畢竟不能等同於普通市民,高利貸本身就不受法律保護,公職人員參與更是不允許的。這是非法集資,公職人員的參與本身就是對非法行為的支援,身為公職人員不應該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

  中小企業深受借貸之苦,正規渠道借不到,就從民間借,3分甚至5分的利已經是其不可承受的負擔,不借是死借也是死。如何緩解中小企業借貸難的老大難問題,這裡面有政府的一份責任,人們希望看到政府公職人員在解決這一問題上多想辦法和對策,而不是借機咬一口肥肉,謀一份私利。所以,公職人員參與高利貸是與其身份、職業特色相背的。

  斷指求助的維權方式讓人作嘔,但其中反映的問題卻不能不引起重視。借貸行為跟經商一樣,都是一種投資行為,因為借貸之間特殊的利益聯繫,比較容易導致公權侵擾私權的事發生,讓公器有淪為私器之憂。一個很直觀的問題:借貸的事一旦東窗事發,借貸者資金鏈斷裂,將給民眾造成巨大的損失,你是禁止還是睜只眼閉只眼,是查還是不查呢?是讓自己落袋為安,還是先保護民眾的利益?你在打擊非法集資的時候還有底氣,還能理直氣壯嗎?

  真正引發公眾擔憂的是資金來源問題,這不是説在這起案子中一定存在非法資金的問題,但這樣的事肯定會引發公眾的想像,不調查沒有真相沒有結論,就容易對政府的公信力和公職人員隊伍的名聲造成誤傷,也會對涉事公職人員的個人生活造成困擾,于公于私,都需要一個交代。

  法律支援合理的維權,誰也不能用一些極端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但法律也應該支援對資金來源問題的更進一步的司法行動。所以紀委的介入調查非常有必要,沒問題自然好,有問題,這就是一個糾錯的好機會。(高路)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