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黑肺”實驗大可不必恐慌

2013年11月20日 10:53:00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這兩天,一條“霧霾可使鮮肺6天變黑肺”的消息在網路盛傳。只是發佈者沒有説,這種損傷,絕非普通霧霾所能導致。研究者是用實驗室方法將大氣中PM2.5提取出來配製成生理鹽水懸浮液,以肺滴注法加諸實驗大鼠,才讓它們染成黑肺,以便觀察藥物治療效果之用。這樣密集的吸毒大法,若靠人的鼻息,即便是在污染最嚴重的霧霾天裏奮力呼吸,也完全無法達到。因此,“霧霾使鮮肺6天變黑肺”,並無任何現實可能性。果然,復旦大學的教授出來辟謠了。

  稍有些科學常識與理性思維,恐怕就能明白,若PM2.5對於人類健康會有這樣顯而易見的巨大傷害,只怕我們中間的體弱者早就有人挨不過近兩年來動輒持續多日的霧霾天了。

  與此相類。如今很多人都將讓人聞之色變的肺癌高發與霧霾天氣掛鉤,卻忽略了科學家們的提醒:引發肺癌的頭號兇手,仍是香煙而非霧霾。同樣是復旦大學研究者做的一項實驗表明,一間潔凈室內有三支煙同時燃燒時,PM2.5值會高出最嚴重霧霾天的好幾倍且能持續很久。

  這樣説,並非要為PM2.5的治理尋找託辭,解除警報。至少,肺癌高發與更多國人的日常呼吸道敏感是不容回避的事實。只是,我們不必“慌不擇路”。因為恐懼,聞PM2.5而色變,就不惜誇大其辭,以訛傳訛,不假思索地聽信那些打著科學旗號、似是而非的種種“成果”“發現”,以不當的反應和過當的防護,讓空氣裏的各種“懸浮顆粒物”進一步莫名劇增。比如,市場上早有不少PM2.5口罩出售,但據科學家分析,絕大多數,縱然説得天花亂墜,都對PM2.5沒啥大用,鬧不好倒會讓自己呼吸不暢。

  那麼,拿什麼拯救我們的肺?除了敦促政府將大氣污染防治的三年行動計劃落到實處、監督那些高污染企業、行使作為普通公民的權利與義務之外,比起戴口罩或是傳遞“染黑肺”之類恐慌無力的資訊來,更有作用的,恐怕還是每個人自覺少開幾趟車、多使用一點公共交通;在室內,不論是在眾人中間還是與家人相聚,少吸幾支煙。

  驅霾治污,註定是長期項目。抱怨與恐慌無濟於事,須得心底沉穩、頭腦清明、同心戮力,最終,要靠我們自己的頭腦與實幹,才能成功。(姜泓冰)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