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各地與臺灣  >   特別推薦  >   地方專題  >   河南省省長謝伏瞻率團赴臺參訪  >   要聞  >   正文

2014赴臺經貿文化交流活動綜述:看親人寶島行

2014年06月17日 08:56:00 來源:河南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我們是來走親戚、看親人來了!”

  “你來我往,我往你來,來來往往,往往來來,兩岸一家親!”

  “常來常往,就能增進兩岸同胞之情!”

  在“中原情一家親”赴臺經貿文化交流活動中,我們隨時都可以聽到這樣誠摯動人的話語。同根、同源、同文、同祖,兩岸濃濃的兄弟情交互融合,豫臺兩地牽起的手久久相握。

  6月10日至16日,河南省省委副書記、省長謝伏瞻率領的“中原情一家親”河南參訪團開展赴臺經貿文化交流活動,從臺北、新竹,到臺中、南投,再到臺南、高雄,一路向南,縱貫美麗的臺灣島。

  在緊張密集的行程裏,參訪團不辭辛苦會見臺灣政商名人、看望同鄉親友、考察工業園區、參訪農田校園,所到之處,受到熱烈歡迎。參訪團和臺灣同胞共話親情友誼,懇談交流商機,簽約投資合作,收穫了纍纍碩果。謝伏瞻在不同場合向臺灣鄉親表示,這是一次親情交融之旅,經貿合作之旅,也是一次學習參訪之旅。

  親情交融:歡迎常回老家看看,親身感受發展變化

  河南與臺灣同根、同祖、同源,有著天然的聯繫和深厚的感情。中原地區歷史上數次大規模漢人南遷,使中原文化對閩臺地區産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在臺灣的100個大姓中,有63個姓源自河南,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臺灣同胞習慣稱自己是“河洛郎”。深厚的歷史文化、割捨不斷的血脈,讓參訪團一行一踏上寶島的土地,就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

  6月10日下午,在桃園國際機場,謝伏瞻接受臺灣媒體採訪時表明此行的目的,就是為進一步增進兩地的鄉誼和親情。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吳伯雄,原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海基會會長林中森,星雲大師等在與河南參訪團敘談時都表示,兩岸同胞血濃于水,親情是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河南舉辦赴臺活動讓兩地的手牽得更緊,心貼得更近。

  6月15日中午,河南參訪團在臺灣高雄和在臺河南同鄉見面。得知河南親人遠道而來,臺灣各地同鄉會的老鄉們爭相報名,但由於場地限制、名額有限,只有150名來自臺灣13個縣市的河南老鄉有幸與參訪團歡聚一堂。

  當河南豫劇名家王惠的一曲豫劇《花木蘭》唱段響起時,許多人的眼眶濕潤了。高雄市同鄉會理事長張明誠流著淚告訴記者,“見到親人,聽到鄉音,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他説自己是在臺河南人的第二代子弟,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多多舉辦,他還建議在臺灣成立河南人之家,讓大家在臺灣有所依歸、有所依靠、有所寄託,能夠更好地與家鄉聯繫,為家鄉的發展獻一份力。

  20位河南籍“大陸新娘”參加了聚會聯誼。老家鄭州新密的張曉飛激動地説:“今天省長來了,我們都很高興,我們還準備了一首臺灣民歌《高山青》唱給大家聽。省長説家鄉的變化非常大,我們都願意回家看看。”

  經貿合作:投資河南是正確而富於遠見的選擇

  近年來,豫臺兩地經貿合作持續加強,交流交往不斷深入。2013年,河南與臺灣兩地互送遊客51.9萬人次,同比增長21.3%;河南與臺灣貿易額24.7億美元,同比增長43.2%;截至2013年底,已有1925家臺資企業落戶河南。

  此次赴臺經貿文化交流活動無疑為深化豫臺兩地合作書寫了新的篇章。

  盛邀河南參訪團赴臺訪問的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説,河南參訪團來臺開展經貿交流選擇了一個好時機。

  當前河南和臺灣都處於調整經濟結構、産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通過經貿交流、招商引資能夠吸引更多臺資到中原去、到河南去投資興業,推動兩地經濟結構調整升級。

  投資河南是正確的選擇、富於遠見的選擇。河南正打造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産業基地和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在6月11日舉行的2014兩岸(河南)經貿交流懇談會上,河南對航空港發展規劃和項目的推介引起了臺商的極大興趣。

  在河南投資生産汽車零配件的瑞利企業董事長呂瑞晃對自己進入中原市場晚而感到惋惜。與他有同樣感受的還有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他們表示下一步將把河南當作業務發展的區域中心來打造。

  河南著力建設先進製造業大省、新興服務業大省,這讓臺灣第一銀行副行長詹益坤看到了商機。他説,最近三年他20多次踏上中原大地。製造業的快速成長,為金融服務業打開了廣闊空間,他希望將臺灣在銀行方面的先進經驗帶到河南,助推中小企業發展。

  選擇了好時機,註定成果豐碩。在臺期間,河南參訪團舉辦了2014兩岸(河南)經貿交流懇談會等多場重要活動,河南省機場集團公司與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簽署友好姊妹機場合作協議,丹尼斯百貨與臺中市簽署採購臺灣農特産品協議,河南省供銷社與臺灣學甲食品公司簽署虱目魚製品採購協議。

  深耕河南的富士康抓住時機,與河南省政府簽署了深化戰略合作協議,並與漯河市、新鄉市、鄭州市簽署關於資訊化建設、智慧城市、電動汽車和鋰電池、液晶螢幕、研發中心建設等多項大單。

  據統計,此次赴臺經貿活動共簽署合作項目57個,合同利用臺資75億美元,同時達成了一大批合作意向。

  學習參訪:走進基層、走進企業、走進校園

  被譽為亞洲“四小龍”的臺灣,創下經濟發展的輝煌,起步早,技術、管理水準高,在工業園區建設、高新技術産業、職業技術教育、現代農業發展等諸多方面積累了成熟的經驗。

  河南參訪團先後赴臺北內湖科技園區、新竹科學園區、南部科學工業園區、職業技校,考察鴻海集團、群創電子、友嘉集團、統一集團、好好物流等12家臺灣知名企業,這其中既有電子資訊産業的行業領軍企業,又有汽車製造的頂尖供應商,既有機密機械裝備加工製造龍頭,又有臺灣食品行業的先行者。

  大家觀看宣傳介紹、聆聽業務報告、參觀産品展示,甚至不怕高溫走進汽車外殼衝壓車間,不懼寒冷進入物流冷藏倉庫,問得詳細、聽得認真。

  在高雄港好好國際物流中心,看到這裡貨物分撥、增值配送等方面技術先進、管理高效,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委會主任張延明久久不願離開,他誠懇地向物流中心副總經理陳永賢求教:“我們正在發展航空物流,你們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希望能得到你們的幫助。”

  河南參訪團深入基層學習,走進臺北育達職業高中,看望慰問河南籍臺灣教育家王廣亞,了解職業技能人才培育;走進臺南市鳳梨種植基地,和果農交流,學習臺灣現代農業的經驗。

  河南少林武術來了,一場場精彩的表演,讓臺灣鄉親感受到中國功夫的魅力;河南豫劇名家李樹建、王惠、金不換來了,帶著他們的拿手好戲,和臺灣豫劇名家同臺獻藝;三門峽市政府帶著50件精美絕倫的高倣彩陶來了,仰韶文化讓臺中的少年兒童見識了過去只有從書本上見到的“文物瑰寶”;締結成姊妹學校的沁陽市實驗小學的師生來了,他們和高雄市曹公小學的學生樂團,攜手演繹“國樂鄉宴”,民族樂風寄寓著兩岸未來的希望。

  歷史同脈、文化相通。河南參訪團拜謁河南惠臺親民先賢曹瑾曹公廟,佛光山拜會星雲大師,感受著親和濟世的精神力量,汲取著兩岸和平發展的正能量,也讓他們對豫臺交流增添了無比的信心。

  技藝的切磋、文化的融合,無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原本,兩岸一家是兄弟。

  三門峽市市長趙海燕説:“仰韶文化展讓臺灣中南部民眾深切感受到了河南歷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焦作市市長張文深説:“我們拜謁曹公,就是讓臺灣同胞感受到河南人民的純潔質樸與深情厚誼。”

  “中原情一家親”赴臺活動,受到兩岸媒體的高度關注。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深圳特區報等駐臺媒體和臺灣旺報、中國時報等全程跟蹤採訪,聯合報、工商時報、東森電視臺、TVBS、中天電視臺等媒體也紛紛報道,在臺灣颳起了陣陣“中原風”。

  省臺辦主任王海鷹説,雖然這次活動工作人員和各市相關團隊人數核減了近三分之一,但由於提早謀劃、洽談對接,工作紮實,更加務實高效,整個活動進展順利,取得了圓滿成功。

  副省長趙建才説,此次活動增進了臺灣同胞對快速發展的河南的了解,這為進一步推動兩地共同發展,實現互利共贏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豫臺兩地同心攜手,“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段雯婷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段雯婷

原稿件來源:河南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