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創二代”朱鼎健:盼兩岸四地青年創客比翼齊飛

2015-07-08 14:21:00    來源:新華網    

  朱鼎健談創業歷程

  文 向建國

  這也是一個勵志故事:年輕時受命于危難,羽翼未豐便擔當大任,在當今香港二代企業家中獨樹一幟。他從不希望他人稱自己富二代,傳媒把他叫做“創二代”甚至“勤二代”。的確,父親留下的商業版圖在他的創新下得以迅速擴大。他是朱鼎健,觀瀾湖今天的掌門人。

  初擔大任 踐行承諾

  在朱鼎健40年的生涯中,“最困難的是父親突然查出疾病,並被醫生判定為只有數月生命的那段時光。”

  在深圳觀瀾湖酒店餐廳,朱鼎健接受筆者專訪。雖然身後時而人來人往,但朱鼎健的思緒並沒被打斷。談到那時經歷的最困難時光,朱鼎健眉頭緊蹙,雙唇緊閉。

  朱鼎健的父親朱樹豪是在內地推廣高爾夫球運動的先驅。上世紀90年代,他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跨過深圳河,將深圳與東莞交界的近20平方公里的荒山野嶺,打造成世界知名的高爾夫球會。21歲的朱鼎健自加拿大安大略大學畢業後,回到香港,在父親身邊學習經營管理。

  本想人生就這樣平平穩穩,在父親的大樹下慢慢成長。不想天有不測風雲,父親的疾病,令朱鼎健用尚稚嫩的肩膀提前擔起了家族事業的大任。

  “那時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幫助父親兌現承諾”。病榻上的父親對兒子説,他已經與海口簽署協定,在那裏的一片火山岩上建設高爾夫球場。“雖然之前還沒有投資,甚至還沒有註冊,可以不做,但我唯一的選擇是答應。”朱鼎健告訴筆者,父親是他的圖騰,是他的偶像,為父親踐行承諾,是兒子的責任。就這樣,朱鼎健開始獨立支撐“觀瀾湖”這三個字的牌子。 那年,他32歲。

  往來深圳—海口—香港三地,平均每週要搭乘4趟飛機:深圳的管理業務,海口工地的施工,香港病榻上的父親,都需要他。好在有父親多年的經驗支撐,海口高爾夫項目僅僅花費了18個月便奇跡般的完成了。這對尚在與病魔抗爭的父親是一個極大的安慰。朱樹豪不僅看到了海口觀瀾湖的開業,更看到了兒子的成長。

  那些年困難有多大,朱鼎健無法找人傾述。他説,建設又一個世界級高爾夫球會,各種困難可想而知。“面對父親,我全是報喜不報憂,困難自己扛著,為的就是讓父親安心。”

  自此,這個觀瀾湖的第二代走到了前臺。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