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在武漢開創事業新征程

2016年11月14日 09:34:24    來源:長江日報    

  武漢掌心中商貿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鈺樹:

  想把茶葉消費在武漢做成時尚

  “妻子是當地人,我已經是半個武漢人了。”聊起對武漢的感受時,陳鈺樹一開口就説:“我2013年來武漢,2014年結婚,兒子1歲了。” 陳鈺樹今年29歲,臺灣臺中市人,現在是武漢掌心中商貿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17年前在武漢與妻子相識

  提起與妻子相知相識,陳鈺樹一臉喜悅。早在1999年,他代表家鄉在武昌閱馬場乒乓球訓練基地打兵乓球時,與她相識,她那時也是乒乓球運動員,那年他12歲。直到2011年,他被臺北的公司派駐到上海工作,“12年間沒有與她聯繫過,通過微博搜索就找到了她,是緣分吧”。當時,她是廣州省隊的乒乓球運動員。“2011年-2013年,從上海到廣東,從廣州到上海,雖然兩邊‘飛’來‘飛’去談戀愛,但感覺很幸福。她2013年退役後,第二年我們就結婚了”。

  陳鈺樹説,武漢是一個很生活化的都市,除了天氣比較熱、乾燥,食物有些偏辣、偏鹹外,其他都覺得習慣。臺灣人喜歡芝麻糊,正好熱幹面有芝麻糊,他幾乎每天都要吃。有時也會到萬松園吃小龍蝦、蒸蝦,也會在武漢天地與朋友聚聚,感覺還不錯。武漢的夜晚也很熱鬧,有很多宵夜可以吃,不像別的地方,一到晚上連吃宵夜的地方都找不到。在武漢生活,壓力小,又能吃到很多好吃的東西,很喜歡這個城市。

  2013年剛來武漢時沒有朋友,就從武漢飛到上海,與上海做餐飲時認識的朋友,一起聊天、談心,談兩地的發展和變化,增長了很多見識。後來,在武漢有了一些可以交談的朋友,並與幾個朋友合作準備創業。

  想要做年輕人愛逛的茶店

  “我給自己創業的店面起名叫小茶原,不是茶葉店,是個平臺。”陳鈺樹説,他從小就喜歡喝茶,每到一個地方就要品品茶。在武漢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調查,發現臺灣茶市場空缺,又有需求。這個店以臺灣茶為主,將臺灣的經營模式“搬”到武漢來。茶葉是從臺灣運過來,不會有太多利潤,每個茶罐上有一個二維碼,掃一下,與茶有關的資料都在上面。茶葉就三種價格,不能讓消費者有距離感。

  調查市場時,陳鈺樹感覺茶葉的價格不公開、不透明,一斤茶葉動輒上千塊,“誰喝得起”。 陳鈺樹説,小茶原的銷售模式是符合年輕人,要做出自己的個性,又不能給客戶壓力,要走自己想走的路。年底準備在漢陽摩爾城、徐東群星城先開兩家店,先積累點經驗,不至於到了夏天慌了手腳,“沒做過這行,要做還有一段路要走”。

  “小茶原的logo是自己手繪設計的,綠茶葉上的梯田形狀,有一部分繪在圖案之外,意為創新,不受傳統束縛,但又不偏離茶葉的本分,讓茶葉的味道回到原本。”陳鈺樹説,消費者進入小茶原,要在視覺、觸覺上放鬆,回到原來,能聽見自己的聲音。在小茶原不僅要喝到好喝的原味茶,杯子還可以外帶,就是要讓消費者喝到大自然的味道。

  陳鈺樹説,小茶原是多元化的經營模式,不僅僅經營茶葉、讓消費者喝茶,更多是年輕人交流的平臺,加入了更多的生活元素。要以茶為平臺,讓年輕人通過交流,展覽、演講等,激發年輕人鬥志,交流讓資訊對接,就可以讓更多年輕人能自主進行創業、合作、轉型,以茶為媒,拉近年輕人之間的距離”。

  和其他人一樣,陳鈺樹也十分喜歡旅遊。他説,在臺灣上大學時,每個暑假都會到西安、西藏、新疆、東北等地去自助遊。

  “兒子長大點了,會帶著他繼續去旅遊,去多看看世界,長長見識。”陳鈺樹説,在武漢,除了經營好自己的“小茶原”外,還要帶著家人經常去旅遊。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