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創産業園區發展研討會參訪團參訪北京創業公社

2016年06月02日 08:47:00    來源:台灣網    

兩岸青創産業園區發展研討會參訪團參訪北京創業公社

參訪團考察創業公社總部。(台灣網 袁楚 攝)

  台灣網6月2日北京訊 (記者 陳文韜 實習記者 黃鳳來)1日上午,“2016年兩岸青創産業園區研討會”的部分參會嘉賓組成參訪團,共同來到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的創業公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部以及創業公社37度公寓參訪考察。參訪團一行中,既有兩岸青創園區、孵化器的負責人,也有多位想要在大陸發展的臺灣青年創客。

  在創業公社37度公寓的一間活動室內,大家正聚精會神地觀看公寓以往的精彩活動短片。片中熱鬧、溫馨的場景讓臺灣創客、Himelight聯合創辦人兼CEO楊鎧豪很是嚮往:“影片裏的溫馨是假不出來的,公寓的每一層都有不同的主題,活動各具特色,我非常喜歡。”

  據創業公社臺灣專區負責人鄭博宇介紹,37度公寓是以“居辦公、住社交”為基點的垂直社交社區生活平臺。創業者能夠用低廉的價格在北京租到一個擁有獨立衛浴、洗衣機、衣櫃、書架的十幾平米的格子間,晚上床可供創業者休息,白天創業者可以將床折疊在墻面上,不大的房間頓時就變身為工作室。為了方便創業者的工作交流,公寓每一層均設有不同主題的互動空間。溫馨愉悅的環境使得創業者能夠更好地碰撞出火花。

  鄭博宇介紹説,之所以取名37度公寓,是因為人的正常體溫是36.2度—37.2度之間,37度是熱情的溫度。“我們希望把主人的這份熱情傳遞給每位入駐者,讓大家能夠感受到朋友的問候。”

  楊鎧豪告訴記者,有些好點子和想法都是在討論交流中産生的,在這裡,不同團隊之間可以非常方便地溝通。“我覺得其實創業有時候還蠻孤單的,需要大家相互扶持,而37度公寓就是提供交流、提供溫暖的場所。”

  在創業公社總部,創業公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董玉風向大家介紹了創業公社的發展歷程。據悉,北京創業公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5月,承載著北京市最大的中關村雛鷹人才基地、北京市首批“眾創空間”、騰訊創業基地(北京)等多個公共服務平臺,被評為國家級孵化器。創業公社以“辦公空間+公寓空間+企業服務+金融服務”為運營模式,為創業者和企業提供一站式全産業鏈創業服務。

  “臺灣創業團隊在大陸註冊公司會很繁瑣嗎?”“我們如何能夠對接到資源?”“這裡有什麼項目路演活動嗎?”......面對參訪團嘉賓們拋來的問題,董玉風和創業公社工作人員一一解答,雙方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交流。

  “在創業公社,我們會為臺灣的創業團隊在註冊公司方面開通綠色通道,並提供與大陸大型企業合作的機會。”董玉風説,創業公社一直致力於兩岸青年創業文化的交流,今後將重點打造兩岸創業交流平臺,為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提供優質的空間和便利的服務。

  作為大陸青創園區負責人,廣東省東莞松山湖高新區委員會臺灣高科技園管理局副局長曾習表示,創業公社的市場、資金等條件都很完備,基地和公寓的運營模式都非常值得借鑒。

  同樣認為創業公社的服務十分完整的,還有臺灣眾籌平臺群募貝果的執行長陳威光:“這是我最近在大陸看到的孵化器裏做得非常成熟的一個,值得推薦。”

  在談到兩岸青創園區的未來合作前景,陳威光認為空間巨大。他表示,臺灣的孵化器有豐富的經驗,而大陸的孵化器近年來發展得非常好,並且有自己的運作模式。雙方的合作可以讓臺灣青年更能夠理解大陸孵化器的發展狀態,以及大陸不同區域孵化器的優勢和特色,從而進行更有針對性的選擇,通過孵化器對接到資金跟市場。“期待後續兩岸青創園區能有更多的交流合作!”(完)

  創業公社

  北京創業公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創業公社)是在北京市屬國有控股創業生態運營商,獲得北京京西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和中關村股權交易集團的天使輪投資,小米順為資本、首鋼基金、西部證券優勢資本、中股集團順隆資本A輪投資。經過三年運營,已形成“場地+服務+金融+社群+數據”創業生態閉環,成為促進産業發展、優秀人才聚集、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創業公社擁有國家級孵化器、國家級眾創空間、北京市第一批眾創空間、首批北京臺灣青年創業基地、中關村雛鷹人才基地等一系列專業資質。北京市運營管理辦公場地和公寓空間載體面積近12萬平米,成熟專業的運營團隊通過主動服務創業企業,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低成本、全方位、專業化服務。目前已服務企業1200余家。金融板塊效果凸顯,5家企業被並購,成功孵化8家新三板企業,125家北京四板掛牌展示企業,撮合融資210家。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