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將導致人類失業率超過50% 但那又怎樣?

2016-02-19 09:38:00    來源:鈦媒體    

  美國萊斯大學電腦工程教授摩西瓦迪在向美國科學促進會發表演講時表示:2045年人類失業率將超過50%。“如果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話,未來人類可能只需要慵懶地躺著,或者打打高爾夫,剩下的就是享受美食。”

  或許是出於刻意迎合,在今日學者眼中,2045年註定將成為人與機器彼此糾纏的關鍵性節點。最近,美國萊斯大學電腦工程教授摩西瓦迪在向美國科學促進會發表演講時表示:2045年人類失業率將超過50%——鋻於那時本文讀者大部分依舊健在,這個比例著實令人不悅。

  當然,瓦迪教授同時指出:我們可以把一切事情交給機器——只要你荷包鼓鼓,“如果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話,未來人類可能只需要慵懶地躺著,或者打打高爾夫,剩下的就是享受美食。”

  也在不久前,牛津兩位學者分析了700多種不同職業所需技能,以判斷它們在未來的不同命運,結論令人沮喪:幾十年之內,機器或許將取代今日47%以上的人工作業。他們還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在機器人時代,男性更容易下崗,女性相對好些。

  理由其實蠻粗暴的——體力活兒多由男性操控,機器易如反掌,譬如美國有300萬卡車司機,大部分為男性,無人駕駛技術取代他們是分分鐘的事,即便有些男性從事腦力工作也岌岌可危,畢竟任何有關海量資訊處理的文書工作都能由機器輕鬆勝任;女性工作則不同,有不少涉及複雜溝通,甚至還要付諸情感,譬如美國有300萬秘書和行政助理,大部分為女性,這種相對“感性”的工作對機器可謂艱難。

  那麼問題來了,儘管沒人會否認“每個人都要像奴隸一樣低效地工作以便保住工作是毫無意義的”(拉裏佩奇語),但生活的真相卻偏向羅斯福那句經驗之談:“沒有哪一個國家——無論多麼富裕,可以承受對人力資源的浪費。”

  瓦迪教授也在演講中表示:“典型的回答是:如果機器能從事人類工作,我們就可以自由地追求休閒活動,但我不認為未來非常光明,也不認為這種充滿了休閒的生活有多少吸引力。我認為,工作是人類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好理解,人們總想找些事情來做,以示存在感,哪怕你不喜歡工作,但那種“我們不需要你”的感覺一點也不好受,甚至將可能引發不安和混亂。

  好在,歷史一再證明,人類喪失工作的悲觀論調並非事實,常識是:漫長的文明史上,尤其工業革命之後,那些老舊且低技能的工作,會被新鮮且需更高價值的工作取代,一般觀念下,這被理解為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式。

  譬如,1862年,美國90%的勞動力是農民,20世紀30年代下降到21%,如今則不到2%。用《一課經濟學》作者赫茲利特的話説,“當今全球人口是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形成規模前的4倍,如果沒有近現代機器,這個世界根本無法養活那麼多人。我們當中四分之三的人能有工作可做,能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都要拜機器所賜。”

  進一步講,人類是一個欲求無限的物種——至少在理論上,只要慾望永無止境,經濟就會闊步向前,新的技術環境總會幫助人類釋放和發掘新的慾望(這也是體驗經濟的基石)。

  舉個例子,凱恩斯曾表示,當所有東西都自動化之後,人類基本就沒什麼物質需求了,也沒必要工作了。馬克安德森就直接反駁道:“凱恩斯是在二三十年代寫下這些話的,當時許多人還面臨嚴重的食物短缺和冬季取暖問題。但他也犯了很多人所犯的‘勞動合成謬誤’,假設有些需求是你一旦得到就再也不需要的了。

  他們認為人類有了食物、衣服和房子就夠了,不再需要SPA、心理醫生、遊戲、旅遊,不需要人工器官和角膜移植,不需要我們所發現的數十萬新事物……你可以回到凱恩斯時代,告訴他美國中産階級父母都想要自己的孩子去上小提琴課程。”

  嗯,更進一步講,只有人類發明小提琴之後,才會誕生“小提琴家”這個社會分工角色,也才會誕生帕格尼尼這樣的天才——同理,那些仍在暗處的天才此刻正在等待著釋放他們才華的工具,但它們尚未被發明。

  用凱文凱利的話説,技術演化就是一個不斷增加可能性,並不斷迴圈定義“人類可以是什麼”的過程:“當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接手我們大多數基礎工作後,我們的糧食,衣服和居住問題就能比較輕鬆解決,然後我們才有時間思考‘人類是什麼?’。

  工業化不僅延長了人類平均壽命,還讓許多人意識到,人類可以是芭蕾舞演員、專業音樂家、數學家、運動員、時尚設計師、瑜伽大師、同人小説家,或者是其他名片上標注的職稱。在機器的幫助下,我們勝任了這些角色。但顯然,隨著時光流逝,機器又會把這些工作做的更好。接著,我們又重新出發,再次思索‘人類應該做什麼’,找出更多答案;而機器人又要經過幾代才能回答這一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未來,或者説2045年,人類可以是什麼?

  可以預見,就像瓦迪教授所言,2045年絕大多數工作將被機器取代,但三十年之後的你我並不會因“失業”而“慵懶地躺著”,相反,新秩序下的分工體系會像三百年前的農民穿越到2016年那般眼花繚亂,未來的奇思妙想非我輩能夠想像,那些新增加的工種可能在現實,也可能在虛擬(畢竟2045年是傳説中的奇點),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

  甚至,人類分工協作將越來越細。你知道,經濟日趨繁榮和人類不斷推動分工細化直接相關,古時的360行如今已是成千上萬(春節回家不知如何向父母解釋自己的工作,對不?),按此趨勢,未來分工只會日趨細化,並更多以個體方式存在(短短兩年司機就從組織內脫離)。換句話説,只要分工趨勢不變,任何人的工作都將以其他人的工作為依存條件。

  所以説,人們總會對悲觀話題格外敏感(比如這篇文章的標題),但它很可能不是生活的真相。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