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創客“井噴” 上千個創業項目5城同步找融資

2015-08-07 10:14:0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丁舟洋

  “創業和鮮花類似,從種子到開花結果,都經歷從無到有的過程,只要去做,總會有盛開的時候。”泰笛洗滌創始人兼CEO姚宗場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經過多年栽培,已收穫了成長喜悅的泰笛,也希望在自己能力逐漸壯大的時候,能幫助更多創業者。

  炎炎盛夏,來自全國各地的上千個創業者的熱情比天氣還要炙熱。8月5日,由每日經濟新聞和泰笛聯合舉辦的“一朵鮮花敲開投資者的大門”創投對接活動,在北京、上海、武漢、成都、廣州五大城市同步舉行。

  包括娛樂工場合夥人張潁、紅杉資本投資總監胡若笛、同渡創投創始合夥人趙俊超、23seed合夥人施旦霽等30位投資界“大咖”前來為創業者“把脈”。

  “網際網路+”成創業風潮

  創業大時代啟幕,民眾創業在各地蔚然成風。受創業環境變化驅動,中國每天有一萬多家企業註冊,平均每分鐘就會誕生7家公司。

  在2015年國務院和各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業早已成為關鍵詞。而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興産業成了此番創業潮的主力之一。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推出的《2015上半年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報告》顯示,2015年上半年,網際網路、IT等行業吸納就業的能力呈現“井噴”式發展,提供職位數同比增長了44%。“我國已經進入‘以網際網路為特徵’的新經濟時代和‘以大眾化為特徵’的創業黃金時期。將網際網路技術與創新創業需求相結合,不僅是新常態經濟發展的驅動力,也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新特徵。”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張志宏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一朵鮮花敲開投資者的大門”的活動現場,創業者們的項目幾乎都帶有網際網路的色彩,有投資人總結項目中絕大部分的模式是:要麼是做網際網路往某一産業上靠,要麼是做産業增加網際網路元素。“很多創業者想做大平臺,但是鉅額的流量從哪來?”在中國苗圃天使會籌委會秘書處負責人何相葛看來,“網際網路+”浪潮下,創業者如果僅僅是搭建一個所謂的大平臺,以為就能簡單地把兩頭資源聚集到平臺上,這種思路已經過時了,創業環境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浙商創投上海區域總經理管登峰認為,“移動網際網路+傳統行業”的創業團隊要對其所“+”的傳統行業有足夠地理解。“傳統行業存在了這麼多年,它有自身的商業邏輯和‘玩法’,團隊裏能有人是傳統行業的資深從業者自然最好,如果是純網際網路團隊,就需要對這個行業背景深入學習,需要一定的探索過程。”

  對於“網際網路+傳統行業”的創業經歷,姚宗場體會頗深。上線于2012年底的泰笛洗滌,已是國內洗滌O2O領域第一品牌,市場份額佔有率高達80%。今年4月,“送花到府”的泰笛綠植上線,能為用戶提供來自雲南花田的精品鮮花。在會場上,姚宗場不但細緻聽著臺上創業者與投資者的對話,還在臺下作為創業老師,對時不時上來請教的創業者答疑釋惑。

  業內人士認為,經過資本的洗禮,O2O細分行業的先行者成長速度很快。如果是前面已經有人在做這種項目了,再有創業者對其進行同類模式的模倣,就會發現和前面的同行差距太大難以趕超。

  收穫“金點子”

  此次活動的形式也頗為新穎。手持鮮花的創業者們先用1分鐘闡述自己的項目,若投資人感興趣,按下手邊的鈴,創業者即獲得5-15分鐘與投資人深入交流的機會。當投資者收下創業者鮮花時,即意味著向創業者發出投資邀約。

  作為成都分會場第一個送出鮮花的創業者,愛鮮生COO羅飛一走出路演室,就被候場創業者投以欽羨的目光。在巴蜀地區做生鮮配送,之所以能在超短的路演時間內獲得投資者青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除了項目本身極具吸引力,羅飛此前的工作履歷也為路演成功加了不少分。

  羅飛告訴記者,根據他的經驗,VC投資人更多地看重創始人及其團隊是否對行業深入地了解,是否能夠打通項目所在上下游産業鏈的關鍵環節。同時,在路演過程中如何判斷自己的勝算,羅飛介紹,“一般來説,被投資人問到5個比較尖銳的問題,就説明你的項目比較成功了。”

  而未能收到投資邀約的創業者們,也並未空手而歸。在下午的創業研討會上,創業者們向所有到場投資人進行諮詢、討論,同時增加與其他創業者交流、合作機會。這也是本次活動的另一大亮點。泰笛還會用鮮花將這些商業計劃書推薦給參與本次活動的其他城市的投資人。“通過參加這樣的活動,增進與投資者的交流,不斷聽取專業的意見,對項目進行改善、升級,能讓創業者少走很多彎路。”管登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畢竟創業者們投入的是所有的時間、經歷,成本是非常高的。

  一位帶來餐飲類O2O項目的創業者對記者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創業路演活動。“以前總是埋頭做事。”雖然最後沒獲得投資,但他卻收穫了不少“金點子”。“根據投資人的建議,下一步我要對商業成本進行精細估算。而且好多投資人都跟我互換了名片,如果我取得了進展,再和他們細談。”

  1分鐘如何説清商業模式?

  “一分鐘路演很刺激。”曾在黑馬會路演獲得前十名的創業者郗家漆,這次也來到現場。一分鐘後,憑藉一個策劃眾包的項目,郗家漆成功向投資者送出了獻花。

  而有些創業者因為時間沒把握好,內容還沒展開就遺憾結束陳述。郗家漆在收穫投資後,向創業者們分享他的“一分鐘路演寶典”:我是誰?為什麼是我們?市場痛點在哪?目標行業在哪些?融資需求?一分鐘內把這五句話有邏輯地説清楚,就有了勝算。

  紅杉資本投資總監胡若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果一件事情不能一分鐘甚至是半分鐘之內説清楚,説明這個商業模式是有問題的。“你如果講了半天市場、名詞,但是最後投資人還是聽不明白這個事兒到底是要幹什麼,效果不會很好。”

  而對於投資人來説,他們最關心的是什麼?國辰投資副總經理張華雲表示,除了創業團隊的經歷,更重要的是創業的項目是否對所在行業以及潛在競爭對手形成打壓,或者形成互補的效應。相反,大公司如果稍微調整戰略就能搶佔你的市場,那你的項目獲得投資可能性就大大減小。

  23Seed創始人施旦霽對參與研討會的創業者們説:“我們在看一個創業項目時,具有突破性的創新技術是第一要素,其次還要考慮它是否真的解決了市場痛點。”

  胡若笛對記者表示,紅杉每年投資的項目有幾十個。“投資的基本標準為:第一,行業足夠大,有成長出百億企業的機會。第二,團隊足夠牛,學習能力強、有開放的心態。”(記者趙娜、陶力、胡飛軍、于垚峰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