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作品集  >   趙虎啟

“一帶一路”將為全球經濟提供中國動力

2017年04月24日 16:2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於一個月之後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2017年最為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作為中國首倡的國際合作倡議,“一帶一路”成為後金融危機時代亂象之下的一股“清流”。秉承“共商、共建、共用”理念,“一帶一路”成為全球經濟治理進程中重要的中國動力。

  外交部有關負責人指出,中方期待,以本次論壇為契機,打造一個更加開放和高效的國際合作平臺;以共商、共建、共用原則為遵循,構建一個更加緊密和強勁的夥伴關係網路;以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理念為引領,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和均衡的全球治理體系。中方將與參會各方保持密切溝通協調,確保論壇順利圓滿舉行,推動論壇取得更多豐碩成果。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連接東亞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沿線國家人口數量超過全球的60%,國內生産總值總量佔全球的30%,讓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被遺忘的角落”重新回到歷史的聚光燈下。

  由此可見,“一帶一路”是歷史傳承與現實需求、未來願景的有機結合,被譽為“幾十年來由一個國家發起的最廣泛、最全面的國際性經濟合作倡議”。去年11月17日,“一帶一路”首次寫入第71屆聯合國大會決議。今年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2344號決議,呼籲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等加強區域經濟合作。諸如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亞太經合組織等有關決議或文件,也都納入或體現了“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倡議來自中國,但成效惠及世界。從倡議提出,到早期收穫,再到理念和制度構建,“一帶一路”正在不斷升級。3年多來,就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援,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一帶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投資更是達到500多億美元,一系列重大項目落地開花,帶動了各國經濟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即將召開的國際高峰合作論壇,將在形式上為解決全球化問題提供新方式。通過高峰論壇的形式,為解決全球化問題提供廣泛而多層次的對話渠道,將全球問題置於一個具備舒適度和參與性的多邊語境之下,通過靈活對話探索解決全球治理困境的新方式、新舉措和新路徑。本次論壇的舉辦,同時也將在內容上為全球治理提供中國的實踐方案。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具有重要意義。縱觀當下,反全球化思潮,保護主義壁壘,人員和貨物的流動的限制,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停滯,民族主義情緒、仇外心理和放棄自由的價值觀念盛行,而這一切都是對歷史進程的逆轉。當今世界是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地緣政治戰略、軍事權力擴張、核武器稱霸,都有其局限性,必須用新思維塑造前進的道路。“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它意味著由東方推動的新一輪全球化浪潮已經到來。從這裡可以看到,“一帶一路”將為全球經濟治理提供重要的中國動力。(台灣網網友:趙虎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