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三姐妹1942年合影,左起為宋美齡、宋靄齡、宋慶齡。(網路圖片)
昨天,一場吸引滬上眼球的展覽《她們,風華絕代——宋氏三姐妹特展》,在上海朵雲軒藝術中心開展。這是1949年宋家三姐妹分別後,首次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在她們的出生地、成長地相聚。
人們在三姐妹的一幅幅照片、一件件遺物駐足、讚嘆,在了解三姐妹所走的不同道路,更在回想遙遠的烽火歲月。宋氏三姐妹無疑是20世紀中國最美麗的女性。她們的美,不僅是她們風姿綽約、雍容華貴,也不僅因為她們是孫中山夫人、蔣介石夫人、孔祥熙夫人,而是因為20世紀前半葉是中國歷史上最苦難的年代。中華民族先是在列強的鐵蹄下苦苦掙扎,繼而又差點亡于東洋小國日本的侵略。這場反法西斯戰爭是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獈,我們為此付出了數千萬人的性命。在這場生死存亡的戰爭中,三姐妹奔走呼號,她們籌措錢糧、組建空軍、走上國際,在戰爭的殘垣斷墻中慰問傷員、看望民眾。她們是中國抗戰到底的宣傳者、代言人,是苦難中國的一抹亮色。她們是美的,你看她們攜手走在戰爭的廢墟上、俯身慰問傷員的身影,是多麼美麗的剪影。
歷史總是站在正義一邊。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中國也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臺灣也由日本殖民地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這場戰爭流血犧牲、作出貢獻的所有人,都值得全世界所有熱愛和平、有正義感的人尊敬和紀念。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不僅有當年反法西斯陣營的國家,包括德國、義大利等當年的法西斯國家也都在反省那場戰爭,彌平戰爭裂痕。
但是,在臺灣卻有一部分人在為日本殖民統治歌功頌德。有所謂文化名人甚至説大陸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抗日戰爭勝利傷害了他的感情,因為他的前輩曾經參加日本兵。其實參加日本兵也許並不可恥,因為臺灣作為日本殖民地,當時的民眾沒有更多的選擇。但是,讚美法西斯殖民者,卻是可恥的。
在中國近代史上,臺灣是一個悲苦的角色。1895年大清甲午一役戰敗,一紙馬關條約,清庭將她割給了日本,數十萬人為反抗日軍佔領而獻出了生命。後來,由於殖民地身份,她又成了日本侵華的物資供應地,甚至也是兵源地。這種尷尬的身份,出現李登輝這種以日本人為榮的人也就不奇怪了。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殖民地的解放、回歸,是人類史上最文明的事件之一。臺灣在二戰後期,雖然也遭到美軍轟炸,但是以此污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歌頌殖民統治,永遠是一件可恥的事。當年的侵略者,傷害的不僅是被侵略國家的人民,更是對人類文明的踐踏。宋氏三姐妹在抗日烽火中的身影,不僅是中國抗戰到底的昭示,更是人類文明正義必將戰勝邪惡的象徵。
當臺灣的教科書要用“日治”代替“日據”的時候,你們知道當年有多少臺灣兒女渡過海峽,與祖國一同赴難嗎?或許,三姐妹在戰地醫院就撫摸過他們的傷口,清洗過他們的征衣。
二戰後,臺灣抓住歷史機遇,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是戰後國際體系的直接受益者。臺灣的發展是全體臺灣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是,飲水思源,那些為這個戰後體系奔走呼喚,流血犧牲的人們,我們應該永遠紀念他們、想念他們、尊敬他們。
宋氏三姐妹,她們在烽火中的身影,永遠銘刻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永遠映照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
她們的美麗,臺灣懂嗎?(台灣網特約作者:且十)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