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作品集  >   馬蕭蕭

【蕭蕭話兩岸】百日蔡當局:“江山”難如畫

2016年08月19日 07:55:4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出生一百天,對於一個新生命來説,是個令人歡喜的好日子;對於一個新的執政團隊來説,卻很有可能是一道“坎”。

  政治學上有個“黃金100日法則”,指的是新領導人上任之初的100天,比任內其他時間都更寶貴,其形象在100天結束時已大致在公眾心中定型,以後將很少有機會再改變。

  這就是西方政客常説的“百日定江山”,一個成功的例子是美國第40任總統裏根。他在大選時即十分清楚,如果勝選,民意授權他做的首要工作一定是經濟。據説,當他宣誓就職的那一刻,手上已準備妥當一系列的減稅建議詳細方案,並在就職後的第一個星期交到內閣成員桌上。他的幕僚長貝克曾這樣説:“我想,裏根政府首個任期表現成功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們一開始便有一個清楚明確、深思熟慮、準備就緒的百日工作計劃……總統首要及惟一的工作重點,就是其經濟大計;而我們這些同僚亦一心一意,全神貫注于計劃之上。”

  現在我們把目光投向在臺灣執政即將屆滿百日的民進黨當局。眾所週知,中國國民黨在今年初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慘敗,最主要的原因即臺灣選民不滿意經濟現狀,那民進黨在上臺後3個月的時間裏,又是以怎樣的“大動作”來回應“民意授權首要工作是經濟”的呼聲呢?

  自從在“立法院”成為多數黨後,民進黨的“立委”們著實很“勤奮”,一系列“去中國化”提案蜂擁出爐:“廢止孫中山遺像案”、“‘臺灣國’貼紙合法化案”、“轉型正義案”、“公投法修訂案”、廢止“紅十字會法”、“廢除一國兩區修憲案”、為“臺獨”分子訂立紀念日……樁樁件件看得人眼花繚亂,卻未見將主流民意的期待做為“主業”。

  蔡英文當局也定是早有“腹稿”,一心想著怎樣把國民黨打到沒有再與其對抗之力,一心想著怎樣把“臺獨”之路走得更紮實,一心想著怎樣親美親日抱大腿。他們聽不到臺灣基層業者的苦不堪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他們不顧臺企在越南印度等地投資遭遇的衝擊,一心推“新南向政策”讓臺商遠離大陸;他們打著“轉型正義”的牌子,打壓國民黨黨産、向原住民道歉,卻藏不住“去中國化”、塑“臺獨史觀”的明目張膽。

  接下來,就該看看臺灣民意對於蔡當局“重政治鬥爭、輕經濟發展”的反應了。據臺灣指標民調8月16日的調查結果:蔡英文信任度為49.2%、不信任度32.5%,滿意度45.5%、不滿意度39.8%,信任度與滿意度是其上任以來首度跌至5成以下,正向評價與7月下期比較陡降6.6%、負面評價陡增7.2%。此外,這項調查中對“行政院長”施政不滿意度(40.4%)也首次高於滿意度(37.3%),還有民進黨“立委”不滿意度(44%)與滿意度(40%),呈現的都是不滿意度高於滿意度的“死亡交叉”。

  而臺灣智庫7月30發佈的民調早已顯示蔡英文的整體滿意度下降、不滿意度大幅上升。也就是説,與剛上任時的人氣爆棚相比,蔡英文的民調從520那天起就開始“跌跌不休”了。就像臺灣資深媒體人王尚智説的:從來沒有大眾活不下去、自己活得爽的政黨。任何民調滿意度“不斷下滑”從來不會毫無理由,民進黨執政至今毫無創意、欠缺藍圖、甚至捉襟見肘的結果,特別是兩岸關係凍結的影響,不只碎裂了各種産業經貿的長遠佈局,更無情敲碎許多基層角落的生存飯碗,但蔡英文對此卻是一派“懶得多言、請自找出路”的作為。

  執政100天,蔡英文的“江山”在臺灣主流民意的心中,顯然離“如畫”還差得遠。正所謂“日久見人心”。別再提什麼“轉型正義、還原歷史真相”,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才是最大的歷史真相!也別再提什麼“維持現狀”,兩岸兩會協商大門關閉、兩岸對話機制停擺,當歷史與現實皆被居心叵測之人帶向“臺獨”的不歸之路,蔡當局接下來的步伐大家都在試目以待。只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期待兩岸繼續和平發展的人們,絕不可能只有一句無奈的“且行且珍惜”!(馬蕭蕭)

【作者簡介】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馬蕭蕭之名出自《詩經車攻》,中國文學以“蕭蕭”形容馬鳴,由此詩始。

  蕭蕭話兩岸,我是認真的。

[責任編輯:趙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