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作品集  >   賈永輝

蔡當局“去中國化”的可笑可恥

2017年07月07日 13: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當局以“去中國化”謀求“文化臺獨”,將中國史變東亞史,臺灣高中歷史的中國史不僅僅從原本的一冊半縮減為一冊,還從內容上加大了切割力度,課綱中“中華民國”、“辛亥革命”、“八年抗戰”等傳統歷史統統看不到了,被編造的“臺灣最近五百年脈絡”取而代之。著名導演張紀中在訪台時認為,日本統治臺灣50年,無所不用其極地實行日文教育,卻仍未將中華文化滅掉。所以,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脈,中華文化不會因為“去中國化”而滅絕。的確,兩岸同胞的文化聯結豈會在“去中國化”中被切割和隔斷呢?

  蔡當局上臺一年多以來,“去中國化”動作頻頻。比如取消遙祭南京中山陵、淡化孫中山誕辰150週年紀念日、中正紀念堂的“去蔣化”、取消遙祭黃帝陵、降級祭奠民族英雄鄭成功等等。尤其是近期蔡當局拋出“12年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宣稱要將臺灣原本的“以漢人為主軸的史觀”改為“重點放在臺灣最近五百年脈絡”,把高中歷史科目的中國史列入東亞史,並要構建“以臺灣為主體的下一代史觀”。

  這種赤裸裸的利用課綱操縱“去中國化”,將中國史變成東亞史,肆無忌憚的宣揚“臺獨意識形態”。不僅遭到網友們的痛批,更遭到所有中國人的反對。網友們直言:蔡當局的數典忘祖,不想看見“臺灣國”的洗腦教育。島內有關學者也認為,這是蔡當局利用修改課綱,貫徹“證明臺灣與大陸沒有傳統的中央與地方關係”,拼湊“臺灣五百年脈絡”。孫文學校總校長、臺灣大學政治係教授張亞中認為,民進黨推出12年公共教育的歷史課綱版本,根本是在消滅傳統歷史與文化,基本上就是漢奸的行為。

  其實,李登輝、陳水扁時代,為了“臺獨”迷夢,利用行政資源優勢,對臺灣中學的歷史、語文等課綱,利用“去中國化”的教育課綱,殘害臺灣年青一代,播撒“臺獨”毒瘤,洗腦錯亂文化認同,進而在美化日本殖民統治的同時,企圖割裂兩岸同胞的情感認同和文化聯結。正如張紀中所言,日本統治了臺灣50年,無所不用其極地實行日文教育,卻仍未將中華文化滅掉;他也相信今日的臺灣,中華文化已是根基,不會因“去中國化”而滅絕。

  去年520至今,蔡當局更是變本加厲的推動“去中國化”,謀求“文化臺獨”,煽動兩岸民意對抗,隔斷兩岸文化情感。通過任命任用“獨性明顯”的鄭麗君擔任臺當局“文化部長”和潘文忠擔任臺當局“教育部長”,以及新“國史館館藏檔案史料開放應用要點”,取消對陸、港、澳學者的閱覽許可權,撤銷微調課綱,拆除贈臺的十二生肖獸首。蔡英文種種“去中國化”的動作不僅僅引起島內民眾的抗議和反對,還激起了所有中國人對其“文化臺獨”的高度警惕,和對中華文化的情感認同。最新島內民調顯示,88%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84.6%認同自己生活的習慣和風俗屬於中華文化,54%不支援蔡英文當局推動“去中國化”政策。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臺灣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的歷史,是中華文化開枝散葉的歷史,是一代代中華兒女開發、建設寶島,共同反抗外國殖民統治的歷史,當然是中國歷史的有機組成部分。“臺獨”勢力變本加厲地在文化教育領域推行“去中國化”分裂活動,企圖用“臺獨”史觀繼續毒害臺灣年輕一代,進而磨滅臺灣同胞的中華民族意識,已經引起臺灣民眾的強烈憤慨。在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的歷史趨勢中,這種倒行逆施,不過是螳臂擋車。

  蔡當局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歷史課程分成臺灣、東亞、世界3個分域,這預示著在“文化臺獨”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危險的一步,在兩岸同胞文化聯結和情感認同的主流民意中越行越遠,越行越危險,這不僅將造成臺灣年青一代錯亂的史觀,還將對充滿不確定和動蕩不穩的兩岸關係帶來新的負面影響,用“去中國化”推動“文化臺獨”,在漸進式的殘害和洗腦中讓臺灣年青一代認為自己是臺灣人、東亞人,臺灣人與中國人沒有關係,進而為“法理臺獨”迷惑民心,蒙蔽民意。亞洲警察學會秘書長葉毓蘭憤怒至極,痛批“臺灣再次寫歷史,而且是讓全世界笑掉大牙的歷史”。

  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曾説“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確,臺灣人是中國人,臺灣史是中國史的一部分。兩岸同胞同文同種,同根同源,文化相同,語言相近,血脈相融,是割捨不斷的一家人,血濃于水的親兄弟。不管蔡當局在“去中國化”的道路上,多麼變本加厲,多麼處心積慮,多麼肆無忌憚,最終的結果只會是陰謀不會得逞,詭計不會成功,“獨心”不會實現。

  蔡當局搞“去中國化”背離臺灣主流民意,可笑至極。李登輝、陳水扁時期推動“去中國化”,殘害臺灣青年一代的慘痛教訓非但沒有被蔡當局引以為戒,反倒是拿下“接力棒”,利用“去中國化”推動“文化臺獨”,但是不管使出何等層級的“洪荒之力”,不僅僅被民意民調打臉,而且被民眾痛罵討伐。如此的“不見南墻不回頭”的無底線作踐,可笑至極。

  蔡當局搞“去中國化”叛離兩岸同胞心靈,可恥至極。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兩岸同胞的心靈只會越來越近,越來越親,不會因為時間的變化和歷史的變遷,絲毫被淡化和割裂。蔡當局搞“去中國化”企圖隔斷兩岸同胞之間的心靈,是在往兩岸同胞的情感歷史傷疤上撒鹽,定會遭到兩岸同胞的唾棄,和所有中國人的反對。如此的司馬昭之心,可恥至極。

  蔡當局搞“去中國化”剝離中華文化歷史,可誅至極。臺灣與大陸的天然聯結紐帶,不是説分開就分開的,血濃于水的情感怎會在人為的割裂下分開來呢?背叛祖宗,豈會被民所容?中華文化在臺灣早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不僅僅習俗、信仰、事理都處處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基因,還在語言、情感、文化延續了中華文化的血脈。如此的數典忘祖之行為,可恨至極。

  俗話説:人在做,天在看。蔡當局現在企圖以“文化臺獨”和“去中國化”割裂兩岸同胞的文化聯結和情感認同,只會在其執政敗績累積的怨聲載道和遍地狼煙的抗議和反對中,一步一步地被民眾痛罵,遭民眾討伐,成歷史罪人。深深根植于臺灣的中華文化,不會因為任何人、任何勢力的割裂而磨滅和退化的,兩岸同胞的情感認同和文化聯結更不會因為任何人、任何勢力的隔斷而變得淡化和褪色,反而會讓兩岸同胞的心靈聯結的更緊,情感牢固的更濃。(台灣網網友:賈永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