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馬淑靜:臺灣經濟在好轉嗎?

2009-06-19 09:43:00
來源:
字號

  臺財政主管部門公佈了5月份的進出口統計,出口為161.7億美元,是半年來的最大出口量。和去年5月份相比較,出口萎縮了31.4%,進口有39.1%的衰退,但是都比1月至4月份的跌幅要小。財政部門解讀,這是對外貿易逐漸好轉的明顯表現。臺“經濟部國貿局”分析指出,觀察從1至5月的出口情形,表示臺灣對外出口“動能”,恢復狀況良好。

  官方口徑一致,對外宣稱經濟正在好轉。但是民間經濟學者有不盡相同的分析,景氣仍在谷底震蕩,何來好轉之説?5月份的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以上,這個數字仍令人觸目心驚,161億美元的出口值雖然比過去半年任何一個月都高,但是目前台幣升值,若以台幣來計算,今年3月份的出口值還略高於5月份。

  5月份臺灣的出口亮點在大陸。臺灣在5月對大陸(不含香港)的出口,比1月份增加了1倍。但是在一二月份臺灣對大陸出口縮減了50%,5月份有些恢復,一二月份的基數很低,算起百分比來像是有了大躍進,其實實際額度增加得不算太大。這還是要拜賜大陸家電下鄉政策所帶來的商機,更由於兩岸關係轉好,當局協助産業,開闢、擴充、穩定了大陸市場的通道,自然功不可沒。

  然而大陸是一個國際市場,政策優惠只存在於一時,臺灣一直要和經濟型態極為雷同的韓國競爭。雙方招招相逼,不能松一口氣。臺灣對歐美等高度工業國家的出口,5月份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比1月及3月份還差。臺灣産品在日本和其他工業國家進口市場佔有率,也在逐月下降,這都是非常令人憂心的數據。

  先進工業國的經濟仍在療傷喘息階段,短期內臺灣不能奢望對美國、歐盟、日本等國的出口貿易有所提升。全球各國的經濟復蘇,只見到“金磚四國”有回暖的現象,其中當然又以中國大陸復蘇最為明顯,歐美經濟學者已經預測,今年中國“保八”沒什麼問題。分析家指出,幸好這一年來兩岸經貿空前的熱絡,臺灣對大陸的出口,逐月以大幅度增加,景氣才得到穩定,緩步回升,否則情況更加不可設想。但是僅大陸市場一枝獨秀,就有如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隻籃子裏,也不是很妥當,如果兩岸關係不再熱絡,豈不是要雞飛蛋打?

  所以説兩岸經貿關係如唇齒相依,不能倒退,不能惡化,也沒有理由走回頭路。經濟是命根子,有誰會拿自己的命根子來開玩笑?當然“臺獨基本教義派”是例外,為了虛無縹緲的意識形態,不惜砸爛所有人的雞蛋。經營開發與其他國家地區的貿易關係,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今臺灣的經濟正處在救火、滅火、性命交關的階段,哪來得及開發新的貿易管道,這是不知、也不顧民間疾苦。

  官方的數據也顯示,一連5個月進口的衰退都大於出口,以致出超不斷擴大,今年1至5月較之去年同期,出超增加了1.1倍。然而這也不是個健康的現象,進口原料等大幅度萎縮,相對的賺到些外匯,隱憂是短期內將造成內需不振和出口的減少。其中資本設備的進口,在這段時期內減少了44.3%,消費品進口第一季降了12.5%,四五月份更降了17.8%。這表示民間消費意願低落,消費成長率將繼續呈現負數,振興內需及內部投資有退無進,還是不見起色。

  單單看到最近的臺灣股市氣勢不錯,進出口貿易略有成長,就武斷地做出結論:臺灣經濟已經好轉,脫離谷底等。從官方的角度來考慮,這樣説是為了安定人心。但是仔細分析這些資料,一切還是不容樂觀,要再謹慎觀察。(作者馬淑靜,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