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買投訴”背後有大決心

2017年09月26日 13:3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前,南海網記者從三亞有關部門獲悉,三亞進一步完善印發了《三亞市旅遊市場違法違規經營行為舉報獎勵辦法》,鼓勵全員參與旅遊市場監督,舉報涉旅違法違規行為最高可獎勵15萬元。(9月25日 澎湃新聞網)

  國慶黃金周將至,三亞這個旅遊勝地能否為遊客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旅遊和消費環境備受關注。而三亞市旅遊主管部門印發的《辦法》,鼓勵全員參與旅遊市場監督,對舉報者最高可獎勵1萬元的做法,被稱為“買投訴”。從“諱疾忌醫”到“買投訴”的轉變,彰顯的是當地行政主管部門對整治三亞旅遊環境的大決心。

  過去,我們常常説,“批評別人很容易,可要找出自己的問題是很難的”,這個“難”體現在很多人都對自己缺乏準確地認識,更體現在很多人即使知道自己的不足也不願承認,這都是人性使然。

  可我們也説,“批評與自我批評”是解決問題的“法寶”,“自我批評”的關鍵是要找準自己哪做得不對,這不僅需要指出錯誤的勇氣,更需要有改正錯誤的決心。而三亞“買投訴”的舉措,就是體現了“自我批評”的勇氣和決心。

  我們都知道,三亞風景美麗,一直都是遊客的聚集地,其中還不乏很多國際遊客,所以,這座城市的旅遊環境直接影響了城市的形象,乃至是整個中國的形象。從媒體上,我們看到過很多關於三亞旅遊市場亂象的報道,天價蝦、缺斤短兩等等,這些無疑都讓旅遊城市的形象大打折扣。

  面對問題,行政機關首要採取的是加強管理措施和市場監督,這是自己在找問題,而鼓勵全員參與監督,並設置高額獎勵,這樣的“買投訴”的行為,就更加能體現行政主管部門的態度——“我們不怕被指出問題,就怕沒人給我們指問題”,這裡面不僅有對遊客、群眾的信任,更有營造良好旅遊環境的決心。

  “買投訴”,雖然只是花錢買,看似與行政主管部門的主觀努力沒有什麼關係,但“買來”投訴就意味著要及時查證,確有問題的要迅速處置,這一切對準的都是危害旅遊市場的“毒瘤”,要做手術割除“毒瘤”,就必須要有大決心,把整治市場的責任扛上肩,切實用行動解決問題。(台灣網網友:唐蕾)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