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橙色書包”式關愛還需傾聽三種聲音

2017年09月25日 13:4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18日開始,多位明星、大V通過微博,轉發一則消息,提醒“開車的朋友”,注意禮讓背橙色書包的小朋友,“因為他們患有聽力障礙”。這一呼籲,隨之引發大量轉載。“橙色書包”是公益組織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面向聽障兒童發起的一項活動。項目負責人之一、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助理葉飛告訴記者,活動經費全部來自社會捐贈。從去年4月份至今,一共發放10110個橙色書包,每個成本120元。(居新京報)

  經過多位明星的微博轉發,第一時間在網上引起眾多網友的熱議,QQ、微信、微博等等瞬間被這則消息刷屏。主要存在兩種聲音,贊成方充分肯定了公益組織的做法,“橙色書包”對禮讓聽障兒童的提醒作用,不僅可以減少對這部分人外出的安全擔憂,還可以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反對方則認為“橙色書包”可能會給部分兒童貼上“聽力障礙”的標簽,從而給這部分孩子帶來心理負擔,給身體本來就有缺陷的孩子精神上造成二次傷害。

  面對眾多網友的爭議,不必做過多的評價,但是需要點明的是,公益組織是出於聽障兒童出行安全的考慮,發放“橙色書包”是為了醒目,是一種關心關愛方式的表達,而不是要為他們貼上“弱者”的“標簽”。實際上,這種做法或許有些欠考慮,無形之中將孩子的隱私公布於眾,會讓這部分孩子徒增心理負擔。然而,和安全出行相比,其他的方面的種種顧慮,真的沒有必要太過求全責備。

  眾多爭議,也主要是兩種聲音,但是二者初衷都是相同的,都是為了這部分孩子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既然大家的目的相同,何不多傾聽以下的三種聲音?

  首先,應該傾聽這部分孩子的聲音。這部分孩子有權利選擇接受與否。通過招募自願者,將公益組織的這項活動的目的、意義,在不同區域,採取隨機抽樣的方式,最後匯總意見,了解這部分孩子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其次,應該傾聽這部分孩子家長的聲音。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更能清楚孩子們的所思所想。可以通過社區工作人員入戶闡明內容,由他們來思考選擇接受與否,由此檢測計劃的可行性。

  最後,應該傾聽特殊學校老師的聲音。老師不僅僅是給學生傳遞知識、解答疑惑,還要幫助孩子們形成健全的人格,進而教會孩子們如何做人。除了父母,他們是接觸的時間最長的人,可以聽聽老師的聲音,對學生的成長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事陪功半?

  孩子能否健康的成長牽動著著千萬家庭,尤其是本身有缺陷的孩子,更是需要加倍的關心關愛。“橙色書包”呼籲全社會關愛聽障兒童,是一種創新和時代進步。然而,只有充分尊重個體意願,多傾聽有直接或間接關係人的意見,方式方法不斷完善,才能讓殘疾兒童充分體會到社會的溫暖,才能將類似“橙色書包”式的關愛走得更遠。(台灣網網友:王默)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