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蔡當局能為島內觀光“慘業”做點什麼?

2017年06月02日 15:5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面對陸客減少的情況,蔡當局雖然口頭上宣稱歡迎大陸游客,但在實際行動上卻避重就輕,口是心非。非但不從根本原因上解決陸客減少的情況,反倒是將希望寄託在了東南亞旅客身上,而且還對東南亞旅客補助金額400元至1000元(新台幣,下同)。可是這並不能從解決島內觀光“慘業”的境況。試問,蔡當局還能為島內觀光“慘業”做點什麼呢?

  根據陸委會的統計結果顯示,今年1月至4月,大陸游客赴臺旅遊總人數為610524人,較去年同期下降50.2%。其中,團客總人數為267447人,年減61.0%;個人遊旅客總人數則為343077人,年減36.3%。同時,島內觀光産業鏈條上的旅館、遊覽車、購物店等相關産業,有的倒閉,有的轉讓,即使苦撐的也面臨收入減少、飯碗不保的境況,觀光産業變成了“慘業”。

  之前依靠陸客大量的客流量和超強的購買力而火爆的島內觀光業,火爆景點成為重災區,紅火産業成了慘澹産業,昔日榮景不再,商機盡失,島內觀光業者叫苦連天,苦不堪言。慈湖的攤商就抱怨,政黨輪替前,慈湖停車場可以説是擠爆了。政黨輪替後,每天遊覽車數量不到以往的一半。而且雖然臺灣遊客略有增加,但陸客消費力強,臺灣遊客根本無法彌補損失。據估算,陸客減少已對臺灣經濟造成至少500億元新台幣的損失。

  面對觀光業慘澹的現狀,民進黨當局卻本末倒置、緣木求魚,推動所謂“新南向政策”,試圖爭取東南亞客源,以填補觀光人數的“黑洞”。蔡當局強力推動的“新南向”,認為東南亞旅客的人數和購買力可以填補陸客減少的缺口,可是這種自欺自認的説法,島內觀光業者卻是質疑聲不斷,反對者很多。臺灣“觀光局”認為,陸客雖減,其他地區旅客卻增加約106萬人次,帶來428億元新台幣旅遊商機。

  臺當局“交通部觀光局”為鼓勵境外旅遊團體赴臺,以使臺灣成為亞洲重要旅遊目的地並促進觀光産業發展,符合條件資格者,每位旅客可補助金額400元至1000元新台幣。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則痛批蔡英文為了湊人數,證明觀光客沒減少,花納稅人的錢,付給日韓、東南亞旅行社,找人頭觀光客來臺充數。而那些觀光客來臺採購少、花錢少,對觀光業産值貢獻低,跟陸客不能比,難填觀光損失的黑洞。

  國民黨算了一筆賬,從觀光收益來看,陸客平均消費金額最高,每日227.58美元、停留時間也最久,光是今年第1季估計就減少近236億元觀光收益;但泰國、越南旅客平均每天消費約50至60美元,若加上停留時間長短,損失一個陸客,可能就要10個泰國客才能補回來。花錢請人撐場面,蔡當局真是不拿臺灣民眾當回事。高雄市旅館商業同業公會召開的會員大會上上,面對大陸游客銳減的情況,全臺各縣市旅館業大腕們以溫情喊話的方式,希望蔡當局能夠正視島內觀光“慘業”的境況,拿出對策,尋找良方,認為300億元新台幣補助對觀光産業恐怕也只是解一時之渴、救一刻之火,並非長遠之計。

  解鈴還須繫鈴人。陸客赴臺人數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民進黨執政後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導致大陸民眾赴臺意願降低,大陸組團旅行社也不再把赴臺遊作為其主要旅遊産品進行推介。而改善兩岸關係,不只對臺灣觀光産業好,臺灣的百行百業都會因此受益。蔡當局眼下要做的就是,明確承認“九二共識”,讓兩岸重回和平發展軌道,拿出務實舉措和真實善意來,為島內觀光産業做點實事和好事。(台灣網網友:賈永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