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精準扶貧“裝兒子”迎檢尷尬了誰

2017年05月23日 14:3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50多年前,黨的好幹部焦裕祿雪夜探訪貧困百姓,一句滿含深情的“我是您的兒子”感動了全國人民。在脫貧攻堅的今天,卻有個別幹部為應付脫貧考核,到貧困戶家“裝兒子”騙成績、造假像,不僅傷了老百姓的心,更可能誤導脫貧奔小康的政策制定。(5月21日新華社)

  去年,在中央精準扶貧的正確導向和各級黨員幹部的不懈努力下,實現了1240萬人脫貧,2017年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深化之年,還將實現至少1000萬人脫貧的目標。但在此過程中,數據脫貧、違規使用扶貧資金等問題仍然存在,一些形式大於內容的扶貧方式還有生存的空間,此次中部某縣上演的“裝兒子”戲碼正是其中的典型。這不僅讓好的扶貧政策執行走樣,同時還會影響精準扶貧工作在廣大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造成“一顆老鼠屎打壞一鍋湯”的惡劣影響。

  精準扶貧實施省際交叉考核,其目的在於更準確地檢驗精準扶貧成效,更精確搜尋扶貧工作的問題,為改進扶貧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據。而中部某縣的幹部到貧困戶家中“裝兒子”,企圖代答問題,掩蓋困難群眾的“窮根”,想靠耍“小聰明”矇混過關,雖然這樣拙劣的戲碼被當場揭穿,但暴露出我們的一些幹部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措施不力,成效不佳,反而把精力放在應付檢查上,更是把檢查組當成“對手”的問題。

  精準扶貧的關鍵是精準。習近平總書記在扶貧開發工作中提出的“六個精準”,已經給廣大黨員幹部指明瞭扶貧工作的思路、措施、標準、目標。我們的黨員幹部必須要沉下心思、俯下身子、挽起褲子,到田間地頭去,到困難群眾的家裏去,把自己真正當做人民的“兒子”,真正了解困難群眾致貧原因,結合實際拿出切實可行的扶貧措施和項目,幫助其脫貧致富,共用改革發展成果,簡而言之,就是“點要準,招要實”。

  精準扶貧的目標是脫貧。習總書記指出,扶貧開發工作已經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期。我們的黨員幹部面臨的扶貧任務比想像中的更艱巨。但正因如此我們的黨員幹部更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幹勁和繡花的細膩,敢於勇擔責任,迎難而上,同時力戒“花拳繡腿”,確保沒有一個困難群眾掉隊。

  扶貧攻堅任重道遠,在此關鍵時期,我們每一個奮鬥在扶貧攻堅一線的黨員幹部都要拿出“只爭朝夕”的幹勁,對我們的黨員幹部而言脫貧攻堅不是“洪水猛獸”,而是一條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實現個人價值的“捷徑”。(台灣網網友:術哥)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