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維護網路資訊安全須扎進制度的“籬笆”

2017年04月14日 10:0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公安部網站消息,為有效遏制網路詐騙等多發性違法犯罪活動,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組織全國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即日起至今年9月,集中開展涉網路詐騙等多發性犯罪網路服務平臺專項整治。(人民網)

  近年來,網路詐騙、網路盜竊等違法犯罪頻發,不法分子通過一些違法違規網路服務平臺,傳播獲取釣魚木馬、個人真實身份和賬號資訊,利用網路改號電話、短信群發器等大肆實施網路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近日,就有成都市民吳女士抱怨買房後遭裝修電話轟炸騷擾,引起了百萬讀者的共鳴。資訊是咋洩露的?房管局説不是我幹的;吳女士向警方報案,警察稱“沒辦法管”;一次買房,個人資訊終身被轉賣,這事到底歸哪個部門管?又如,央視曝光的網上銀行卡資訊買賣黑市:5分鐘可買到上千卡號、身份證等資訊,甚至還有密碼!故而産生了卡在身上,錢卻被轉走了,5萬存款只剩300元等系列悲慘狀況。

  究其原因,政府安全意識薄弱是事件發生的主因。在網際網路時代,網路安全顯得尤為重要。而面對頻發的網路詐騙、盜取事件,依然存在部門推諉、相互推脫的現象;如今的網路環境紛繁複雜、危險重重,亦缺乏政府的有效監管與整頓。實則説明,如今的網路亟需一個長效機制來保障。個人安全意識薄弱是事件發生的誘因。面對網路詐騙手段的“日新月異”,大部分年輕人通過網際網路等多渠道更新、獲取資訊的速度快,能較快把握騙子們的“招數”“套路”,但對於廣大老年人、家庭婦女、普通農民等群體來説,日常接觸範圍較小,安全意識較為薄弱,“上當”的幾率則大大增加。

  習近平總書記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應對日益突出的網路安全威脅和風險,我們務必要加快構建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網路安全態勢,增強網路安全防禦能力和威懾能力。同時,要加快網路立法進程,完善依法監管措施,化解網路風險。

  可見,面對複雜嚴峻的網路安全形勢,除了要樹立正確的網路安全觀念外,更重要的還是不斷完善網路立法進程,提升網路防禦技術。

  當前是網路時代,也是大數據時代,網際網路發展使得個人資訊洩露從概率到規模到速度都成千上萬倍地放大。今後,只有扎進制度的“籬笆”,同時加強個人防範意識和技術防護,才能堵住資訊洩露的“漏洞”。(台灣網網友:熊瀚)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