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出雲”將至 日本軍國主義再抬頭?

2017年03月31日 14: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的新聞中,我們看到“加賀”號服役、“出雲”號將赴南海和印度洋參加聯合訓練和軍演等。今天的《解放軍報》刊文指出,“出雲”號此番遠航,能有多大的膽量、翻騰起多大浪花,都是未知數。無論如何,中國軍隊都將對其進行最嚴密的監控。(環球網,3月29日)

  “出雲”入南海,日本軍國主義似乎捲土重來。時至今日,中國綜合國力早已今非昔比,日本卻依然做著軍國主義的春秋大夢。南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地,而歷史也將證明,誰只是匆匆過客,誰才是真正的主人。

  日本自戰後以來,其歷史教育便充斥著對戰爭侵略性質的扭曲和美化,不僅在原則性問題上倒行逆施,對當初所犯之滔天罪行不悔改、不認罪,甚至將二戰戰犯骨灰供奉于靖國神社,年年參拜,謂之民族英雄。且不論日本民眾,僅看日本戰後出生的領導人和各級政要,對其國家侵略歷史大都持有缺乏良知的態度和認知。否認“南京大屠殺”,對“慰安婦”問題的狡辯和逃避,對眾多二戰戰犯的不追究甚至重用等大開歷史倒車的行為,無不表現出日本政府對侵略戰爭罪行的全盤否認。

  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華態度強硬,其上位以來,將日本軍國主義的復興進程推向了一個高潮。

  安倍晉三齣生於政治世家,28歲便正式從政,其父曾為日本外務大臣。安倍2006年首次當選為日本首相,但因健康問題于次年辭職。2012年安倍再次當選為日本首相並連任至今。值得一提的是,安倍晉三是二戰著名甲級戰犯岸信介的外孫,而岸信介在戰後亦出任過日本首相。由此可見,日本政壇的軍國主義情節是一脈相承的,從戰後至今一直存在,雖或明或暗,但從未間斷。

  安倍2012年上臺以來,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和指責,多次參拜靖國神社。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對外發動侵略戰爭的精神工具,其中供奉著14名二戰甲級戰犯。而安倍以及歷任日本首相對靖國神社的參拜,不僅是其人類良知的泯滅與道德底線的淪喪,更是對戰後國際秩序的挑釁和對世界反法西斯勝利成果的否認。安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毅然參拜靖國神社,與其懷有的軍國主義理想分不開,在安倍以及日本右翼勢力心中,發動侵略戰爭的戰犯都是民族的英雄,安倍認為“向那些為國捐軀的人們表達崇敬之意、為他們祈禱冥福是理所當然的”,並對自己第一次執政時沒有參拜靖國神社表示“痛恨至極”。這種無視野蠻侵略行徑的狹隘民族主義,這種無視侵略戰爭對他國人民造成深重苦難的無底線利己主義,是懸在安倍政權和日本民眾頭頂的“達摩斯之劍”,隨時可令日本陷入軍國主義的無底深淵。

  而修改憲法,解禁集體自衛權,成為安倍政權推動軍國主義復興進程的關鍵一步。

  修憲主要是指修改《日本國憲法》第九條,即將“日本放棄行使集體自衛權”修改為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或將該條款刪除。集體自衛權就是軍事結盟、海外駐軍的權利,修改後日本自衛隊可以和美軍一樣在別國駐軍和作戰(事實上從阿富戰爭開始日本自衛隊就或多或少地突破了限制)。日本歷任首相均不同程度表現出對修憲的追索,安倍晉三更甚,在其尚未當選首相的2006年,安倍便説過:“如果成為自民黨新總裁,我將在修改憲法的政治日程中發揮領導作用。”,其對修憲的渴望和決心可見一斑。長期以來,因所需法律程式嚴格,修憲在日本被認為是不可能的“常識”。但隨著亞太地區安全局勢變化,日本政府重整軍備的訴求越來越強烈,安倍內閣頻走捷徑,不斷加快修憲步伐。

  安倍政權通過降低修憲門檻、修改對“集體自衛權”的官方解釋等,逐漸向著其修憲目標靠近,2016年7月11日,自民黨及其盟友獲得參議院選舉三分之二以上席位,這意味著安倍政權已經拿到了打開潘多拉魔盒的鑰匙,隨時可以啟動修改憲法的程式。

  安倍自上臺來,除了不斷推進和平憲法的修改,更是逐年加大軍費投入,整備軍事力量,積極擴充軍備。最具有典型特徵的便是日本自衛隊的日向級大型驅逐艦(可搭載11架直升機,又稱“直升機航母”)和出雲級大型驅逐艦(可搭載28架各式艦載機),其軍事能力早已超出“自衛”範疇,特別是出雲級大型驅逐艦,艦船規模已超過輕型航空母艦,若搭載能夠垂直起降的F-35戰機,便可搖身一變成為名副其實的航空母艦。近日以來,日本自衛隊開始試飛第五代戰機F-35,與中國國産第五代戰機J-20的入役不期而遇,標誌著西太平洋地區即將開啟第五代戰機時代。中日釣魚島爭端、日韓獨島爭端、日俄北方四島爭端,都成為日本自衛隊秣馬厲兵的契機和理由,而隨著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推進,美日韓聯盟的牢固確立,各項軍事演習的開展,也為日本自衛隊提高戰鬥力提供了絕佳的土壤。

  隨著經濟的下滑,日本國內矛盾逐漸銳化,安倍政權自上任以來的所作所為,無不讓我們警惕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2018年,日本自民黨內將重選總裁,安倍首相任期也行將結束,在這之前,安倍政權是選擇安然隱退、和平卸任,亦或是鋌而走險,修改和平憲法,甚至於甘當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炮灰,悍然發動戰爭,重蹈歷史覆轍?

  最後,援引習主席在出席抗戰爆發77週年紀念活動中的一段講話,以示告誡:“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縱觀世界歷史,依靠武力對外侵略擴張最終都是要失敗的。這是歷史規律。令人遺憾的是,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近70年的今天,仍然有少數人無視鐵的歷史事實,無視在戰爭中犧牲的數以千萬計的無辜生命,逆歷史潮流而動,一再否認甚至美化侵略歷史,破壞國際互信,製造地區緊張,引起了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強烈譴責。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歷史和事實。付出了巨大犧牲的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捍衛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歷史。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歷史,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絕不答應!”(台灣網網友:李子房)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