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今天的教育“窮”在哪?

2017年03月14日 20:2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今年全國兩會上,教育、扶貧再一次成為備受關注的熱議話題。根據中國青年報的調查數據顯示,在百餘位受訪代表委員之中,教育(64.5%)、扶貧脫貧(53.3%)、環保(53.3%)是最受關注的三大領域。

  “再窮不能窮教育。”近些年來,國家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實施了一系列教育重大工程項目,改善了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比如2013年12月,國家啟動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自2012年起,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重已連續5年超過4%。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確定:推進教育公平。推動義務教育東中西部均衡發展,尤其要提高義務教育鞏固率。增加中西部、貧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和邊疆地區教育投入。繼續提高重點高校招收貧困地區學生比例。照理教育已不再“窮”了。

  “再苦不能苦孩子。”雖然國家一直在不斷加大教育投入,但在減輕孩子們的“苦”方面,我們卻還顯得步履蹣跚。教育系統的“教風”沒有隨著我們教育的“富”而“富”起來,應試教育的大棒仍在揮舞。《詩詞大會》上16歲的中學生武亦姝擊敗眾多好手奪冠,引發媒體應試教育討論,而今年的兩會上,課外輔導班火爆,成為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熱議的現象之一。除了課外輔導,小學一年級學生沉甸甸的書包也説明瞭“肩負令”形同虛設。“抓好三個畢業班”成為教育管理者的典型經驗。小學六年級、初三、高三考好了,一好遮百醜,無論是榮譽,還是爭取財政資金也以此為標準,似乎基礎教育全社會都在為這三個班服務。

  在這樣的背景下,素質教育靠邊站,重點學校、明星學校應運而生,它們不斷擠佔教育資源,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絕大多數學校演變成了“陪太子讀書”,被邊緣化了,教育就這樣失衡了。於是教育公平被打破,貧困代際傳遞出現。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考不上好初中,就考不上好的高中,不能上好高中就意味著難考好的大學,讀一般大學找工作都成問題,白白浪費了幾年光陰,不如打工,既節約了學費,又可以早點掙錢。於是,貧困地區很多孩子初中未畢業便走向了社會。

  全面二孩時代已經到來,實施均衡教育迫在眉睫。再過幾年,隨著二孩讀書潮的來臨,教育資源將面臨嚴峻挑戰,如果不能儘快推進教育公平,那麼“輸在起跑線”的“窮孩子”還在胎中就冥冥註定了。(台灣網網友:李長安)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